车企月抛新车!刚上牌就过时,一年亏5万,还能开不

你上个月刚把新车开回家,这个月就看到厂家推出了新版本,配置更高价格却差不多,甚至OTA还增加了新功能。心里顿时一沉,感觉自己买早了。别怀疑,这不是你一个人有的感受。

如今新能源车更新速度堪比手机,比亚迪,小鹏,理想这些品牌一年能推出五到八款新车,有的平台甚至在十八个月内就换了三代。

车企月抛新车!刚上牌就过时,一年亏5万,还能开不-有驾

提车半年就觉得车“旧了”,已经是许多车主的常态。2024年,中国人换车的平均周期缩短到了三年八个月,比以前快了一年半。但汽车真的能像手机一样说换就换吗?这种迭代速度在燃油车时代是不可想象的。过去车企遵循“三年一改款,五年一换代”的节奏,如今已变成“半年一改款,一年一换代”。

有的品牌一年甚至推出三款新车型,例如极氪001在一年内就进行了三次改款,每次都是“加量还降价”。这种疯狂推新的策略让消费者应接不暇,也让二手车市场陷入困境。

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的残值同比下降了12%到18%,个别车型首年贬值率甚至高达50%。一位二手车评估师直言,“现在买新能源车不仅要买得起,还要亏得起”。车企这么着急推陈出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手机行业的影响。

车企月抛新车!刚上牌就过时,一年亏5万,还能开不-有驾

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跨界造车后,大家都觉得软件能拯救汽车行业。结果就是一些品牌一年推出十几款车,但真正卖得好的只有三款,其他的都是为了凑数而存在。

为了控制成本,有的车企使用回收电池,甚至削减安全气囊传感器等关键安全配置。2023年国家查出的问题车中,四成与这种降本换代的策略有关。与国外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特斯拉Model3从2017年至今只进行了两次大版本更新,不追求频繁出新款,而是把一款车慢慢打磨到位。丰田,现代这些传统老厂的电动化也是一步一步来,电池保八年或十六万公里,赢得用户信任靠的不是漂亮话,而是可靠的产品。这种差异体现了两种不同的造车理念,是追求长期价值还是短期热度?

车企月抛新车!刚上牌就过时,一年亏5万,还能开不-有驾

消费者正在为这种快速迭代付出代价。除了车辆快速贬值带来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安全隐患。

岚图汽车CEO卢放指出,即使用户换车频率加快,安全,耐用,可靠依然是首要标准,汽车必须符合“车规级”标准而非“消费级”标准。但现实是,在短周期快速迭代的压力下,车企往往直接导入上游供应商的模块化解决方案,将竞争核心转向供应链管理效率而非产品本身的质量。

这种迭代狂潮中也出现了大量的“伪改款”现象。有的品牌年度改款的核心变化仅仅是电商平台热销的三色贴纸和虚假通风口装饰。另一家车企一年三次改款,只是增减座椅加热,调整车机主题,却标榜为“全面升级”。

车企月抛新车!刚上牌就过时,一年亏5万,还能开不-有驾

这种“为改而改”的浮躁风气,正在透支品牌信任。某车型因“一年三改”引发老车主维权,企业总部被围堵,直播间弹幕满屏“背刺”。监管部门已经开始关注这一问题。据报道,2025年工信部将出台新规定,要求车企说清楚哪些零件能换,五年后这车还能值多少钱。商务部也表示将推动汽车数据共享,建立汽车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平台,加快活跃新能源汽车二手市场。

这些措施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透明的信息,帮助其做出更明智的购车决策。在市场竞争方面,自主品牌凭借新能源汽车实现了弯道超车。

2024年前11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达1590万辆,市场份额达到65.1%。比亚迪以超374万辆的销量排名首位,市场份额高达15.5%。这种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快速迭代带来的技术领先优势。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