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德龙X6000从2010年立项开发到2020年上市,整整经历了10年。其试制样车从2016年起在不同场合多次亮相,却迟迟没有宣布正式上市。对比一些企业用时4年开发一款全新平台重卡,外界可能会对陕汽的开发效率有所质疑。但笔者认为,从国际通行做法来看,欧洲的奔驰、沃尔沃、曼恩、斯堪尼亚等企业推出一款全新平台重卡,开发周期基本都在10年左右,因此,陕汽X6000的开发周期基本遵循了这一行业惯例。
那么,为什么X6000从2016年开始露面一直到2020年才正式上市呢?事实上,陕汽利用这4年时间一直在做可靠性提升和工况适应性开发。相比之下某些产品的开发周期虽然很短,其实是压缩了整车测试时间,在上市之后必然会暴露很多问题,相当于用客户实际应用来帮助做整车测试,而陕汽并没有采取这种急功近利的开发模式。
陕汽德龙X6000在造型上借鉴了中国脸谱的设计风格
笔者在2016年就曾在某地见到过第一批陕汽德龙X6000车型,当时留给笔者最深的印象就是其采用的中国脸谱造型。众所周知,美国、欧洲、日本的重卡都有各自典型的造型风格,但截至目前中国很多重卡的造型都在向欧洲看齐,或多或少都会有某款欧洲重卡的影子,在造型上仍然缺乏中国元素。X6000这种夸张的造型风格,灵感来自于中国脸谱设计,它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造型当中,为中国重卡造型开创了新的风格。
除了美观,重卡造型还要充分考虑空气动力学设计,通过降低风阻来降低油耗。X6000是通过前脸的弧形设计和两侧大圆角过渡来实现风阻降低,笔者预计其风阻系数应该在0.45-0.5之间。根据新闻发布会的信息显示,X6000标载平原路况百公里油耗仅为25.85L。笔者判断,通过应用低风阻车身+可调顶导流+电子后视镜+最优主挂匹配+车辆底部导流+车轮导流等整车外流场优化手段,X6000的空气阻力可以降低15%。按照90km/h匀速行驶风阻降低与油耗降低2:1的经验公式,可实现节油7.5%。因此笔者判定,X6000发布的25.85L/100km油耗值完全可信,这也是目前中国重卡行业的最好水平。
笔者记得在2019年陕汽商务年会上,当时X6000有一款车型匹配了潍柴15升660马力发动机,通过这一点充分展现了X6000底盘架构的向上兼容性,其关键技术并不是发动机舱的总布置,而是发动机前端的散热模块。由于发动机排量和功率增大之后,其散热模块必须相应增大。根据测量发现,X6000前端散热模块总成(包括水箱散热、中冷散热、空调散热)面积已经达0.96m2,宽度为1m,高宽比为0.96。散热器越方正就越容易布置更大直径的风扇,X6000匹配了直径810mm的风扇,而目前国内主流车型的风扇直径为750mm,因此X6000整个散热模块的散热效果会更好。
在先进技术方面,X6000采用了智能热管理技术,通过温控附件对整个散热系统进行智能控制,实现不同环境、不同路况发动机最优水温控制策略。笔者发现X6000前端匹配了4个电动小风扇,由于车辆怠速时发动机温度不高,但是中冷温度很高,此时如果启动风扇则会大幅增加油耗,只开启4个电动小风扇为中冷降温则不会增加油耗。X6000这种独具匠心的设计,其背后是对智能热管理关键技术的掌控。
X6000采用的黄金动力链系统
在节油新技术方面,X6000采用了预见性动力控制,可以依据平原、丘陵和山区等不同道路工况大数据,精准集成换挡策略、发动机MAP(特性)、油门MAP(特性)和热管理策略,形成满足不同地形的动力系统控制策略。虽然目前国内很多车型都匹配了PCC可预见性巡航功能,而X6000开发了全新一代的整车架构和整车VCU,其预见性动力控制是通过整车VCU来控制发动机和变速箱,已经摆脱了由发动机ECU控制整车这种相对落后的技术路线。
陕汽在X6000上依然采用了黄金动力链系统,首次搭载全球超50%热效率的潍柴WP13H发动机,全新法士特智行AMT和汉德驱动桥。通过动力总成精准耦合,陕汽公布的X6000整车动力传输效率超99.7%。另外,黄金动力链确保了X6000整车动力的技术先进性和可靠性,其整车B10寿命从上一代X5000的120万公里提升到180万公里。
在整车安全方面,X6000采用了制动协同控制,操纵稳定性控制,全天候视野增强技术和SSA全新平台车身四项技术。X6000刹车系统气压为13Bar,而目前国内最高系统气压为12Bar,大部分重卡则是10Bar,通过提升系统气压可缩短制动距离4%。目前欧洲重卡的系统气压都已经升级到13Bar,其关键技术是要对整车刹车系统从空气压缩机到所有气管、阀门、连接插头等都进行升级。另外X6000还开发了刹车管理系统,能够根据场景需求来控制发动机制动、液力缓速器和轮边制动,可以在长下坡时进行定速巡航,刹车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坡度和速度来调节各部件的制动力。
在驾驶室舒适性方面,X6000采用了主动降噪技术,可以通过自主多通道控制算法和自适应滤波器进行主动降噪处理,驾驶员耳旁噪声降低5~10dB(A)。这项技术在目前国内重卡中也达到了领先水平。在驾驶室空间方面,采用纯平地板设计,其内高达到2130mm,拥有1000L超大储物间,可以满足司机常年在外驾驶的生活需求。
X6000 公路运输夜晚行车效果图
X6000 障碍物毫米波雷达探测融合技术
由于X6000驾驶室为平地板设计,驾驶员座位要比标准凸地板的盲区更大。因此X6000采用了全天候视野增强技术,包括全场景360环境监控系统,应用星光技术摄像头可在0.1lux环境下辨析目标;应用自适应动态视角红外摄像头,能够充分识别行车和行人,全面解决了盲区问题。
商用车和乘用车投放上市后最大的区别是市场反应,前者通常会有预热期和爬坡期,通常在三年之后才会达到较高的销售量;后者则必须一炮打红,立即成为爆款产品,否则就会持续低靡。笔者认为X6000从2016-2020年就开始进入预热期,已经销售给很多大客户小批量试用,经过多轮迭代后进入到技术成熟阶段。笔者判断X6000的爬坡期大致为两年,两年之后其销量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