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教授36小时卖车376台!余承东鞠躬时,测评机构正在破产

引子:深夜实验室里的“人造车祸”

凌晨的高速测试场,一辆问界M9以130公里/小时疾驰。

前方故障车突然出现,系统紧急向左变道,方向盘却猛地被拉回正中,巨响之后,60万的国产豪车狠狠撞上障碍物。

这不是真实事故,而是懂车帝联合央视新闻的智能驾驶测试现场。

短短几天,36款车碰撞216次,华为系车型集体失利,特斯拉意外登顶。

争议瞬间炸锅:车速差异、人为干预疑云、极端场景设计……一场关于“测评公正性”的战争正式打响。

退休教授36小时卖车376台!余承东鞠躬时,测评机构正在破产-有驾

一、直播键按下时,华为在反抗什么?

这场风暴的导火索埋在2024年冬天。 懂车帝冬测将问界M7评为“续航倒数第一”,华为高管余承东当场斥责“测试不科学”。

随后曝光的平台潜规则更令人咋舌:三大汽车测评平台年费暴涨93%,单店年费高达64万,被质疑“付费买榜”已成行业明规则。

华为的回应简单粗暴:撤掉门店平台入口,把问界开进自建实验室直播实测。

油门踩多深、刹车曲线怎么变化、电池浸水后状态如何,所有数据在镜头前摊开。

网友用脚投票:单场直播带动问界M9单月销量破2万台,碾压50万以上豪华车市场。

当传统测评还在用“消失的前车”这种争议场景时,华为把电池泡进1.5米深水(国标48倍)、用1000℃烈火炙烤,甚至找来12吨货车夹击车身,展示乘员舱零变形的硬核实力。

退休教授36小时卖车376台!余承东鞠躬时,测评机构正在破产-有驾

二、实验室战争:用钢板和代码重建信任

华为的实验室实测像一场技术行为艺术。

在央视《顶级实验室》镜头下,问界M9的电池包被投入水深1.5米的容器,浸泡24小时后仍正常运作;烈火测试中,电池承受1000℃高温未爆燃。

车身经得起暴力考验:80%铝合金框架+核潜艇级钢材,在12吨货车双向夹击下,车门仍能正常打开。

智驾能力则通过直播直面公众审视。 Huawei ADS 2.0系统演示了130km/h时速刹停、无图跨楼层泊车等极限操作。

当测评机构用“夜间施工避障成功率仅47%”质疑行业时,华为直接公布16.7亿公里行驶数据:系统累计触发主动避险200万次,复杂路口通过率达98.2%。

三、用户起义:退休教授卖车1.6亿的真相

余承东按下直播键时,可能没想到带货王来自用户。 一对退休教授夫妇在直播间讲述问界M5避险经历:系统曾自动刹停避免追尾失控货车。

36小时内,他们卖出376台车,销售额1.6亿。

余承东空降直播间鞠躬致谢时,弹幕刷屏“为技术买单,不丢人! ”

这类故事正改写汽车消费逻辑。 问界车主70%是30-50岁的高知群体,他们把“买国产科技”变成身份标签。

鸿蒙智行30%订单来自老客推荐,远超传统车企15%的平均水平。

甚至有车主自发组织“问界安全实测团”,用行车记录仪拍下系统避让外卖骑手、识别宠物狗的视频发到社交平台。

退休教授36小时卖车376台!余承东鞠躬时,测评机构正在破产-有驾

四、测评末日? 当车企开始自己定规则

华为掀桌子的冲击波横扫行业。

前有博主因乱评长城赔偿300万,后有理想、蔚来跟进直播实测。

传统测评的伤疤被狠狠撕开:某车型在“儿童横穿测试”中将假人撞碎后继续行驶,号称“媲美L4”的智驾系统夜间避障成功率不足50%。

变革在标准层面发生。

华为与宁德时代联合制定的电池测试标准,循环寿命要求5000次(国标仅1500次),整车寿命直指200万公里;智驾系统的MDC计算平台通过ASIL-D认证(汽车电子最高安全等级),而行业普遍停留在ASIL-B级。

宝马、奥迪已低头拥抱这套“中国标准”,前者接入鸿蒙生态后用户留存率提升3倍,后者与华为联合开发L4级自动驾驶系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