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问,现在十万块钱,买纯电SUV到底能买到什么水平?以前总觉得十万出头的SUV无非就是个“代步工具”,电池一般,配置能用就行,续航也千万别太指望,全靠开发票和心理暗示撑着。可现在,市场打到了肉里,国产大牌们在价格和配置上互相卷生卷死,消费者反而成了这场游戏里最得利的那一拨。十来万的价位也能用上宁德时代电池,“续航600多公里”,感觉出门用电动车再也不用揣着“充电焦虑”了。
其实说白了,就是现实比梦想走得还快点。以前你说10万多买个电动车,家里人第一个拦着,说“不靠谱”,得考虑以后换电池、保值、后续维修,别最后出门变成“电动自行车”。但现在呢,市场传递的信号越来越明确——烧油的不是不香,但不再是唯一选项。新能源在政策加持下是一年一台阶,头部品牌的技术和供应链,砸出来的效果就是硬生生把几个曾经买不起的“高级货”,变成了白菜价。
消费者真的需要600多公里续航吗?或者说,这就代表一辆好电动车了吗?这事一半一半。厂家喜欢用“里程恐惧”这个事儿给你上价值,好像没个600就都不够开。但实际大多数人跑个上下班,其实300公里都绰绰有余。真带着电动车去自驾游、长途跋涉的毕竟是少数。但话又说回来,在同价位有续航更高的选择的时候,难道还有人愿意选个短板?大家都想要“多一点不涨价”,这就像买健身会员,哪怕明知自己去不了,也喜欢选个高级的,心里安慰。
宁德时代的电池,这事我倒觉得得重点聊聊。宁德时代,出名是出在电池质量、稳定性、口碑上,甚至有人说,只要搭的是宁德时代,心里自动多了点安全感。但你真要说市面上其他电池厂多不靠谱,也过于片面了。中国这么多电池厂,真正出问题的比例很低。可是,人的偏见在哪?就觉得跟头部品牌的人家走,趟雷的概率小一点。谁不想选稳赚不赔的事。可现在厂家把宁德时代普及下来,某个程度就是整个电动车行业差异化的门槛也在被磨平。
拿长安深蓝S05来说,全系宁德时代电池,续航520、620都有,关键是价格11.99万起,顶配也不到15万。还有支持快充、辅助驾驶(高快领航)、停车辅助,芯片也跟得上,4K云台摄像头、投影大灯这些智能娱乐的玩意,也给得很“壕”。这种配置放五年前,怕不是极少数人才能碰一碰。现在普通家庭首购新能源,就能拥有,确实让人感叹变化太快。
玩智能化的是谁?零跑B10算一匹所谓“黑马”,配置上直接往高配卷,“激光雷达、8295P芯片、800V快充、热泵空调”,感觉不想让别人有短板可挑。就是宁德时代电池只给顶配用,其他配置混搭别家的。但你要是肯“上顶配”,也不过13万,算下来比油车都值当。零跑玩得是极致性价比,在自己的赛道里卷到了极致。一个不太有名气的品牌,靠着密集的配置和高智能化吸粉,反而倒逼“老大哥”们得加速。
不过吧,说到电动车,还是得说几句关于售后和实际体验。毕竟这玩意不像手机,哪怕掉坑大不了再换。现在新能源车一上来就十万起步,几乎等于买辆房子的小厨房。出了什么事,有没有专业的店,能不能修得好,这就成了很多消费者的“命门”。买极狐的,有人担心渠道和服务达不到。深蓝和零跑虽然新,但很明显门店铺的更广,配套服务更上心。大家买车也逐渐从“我只能买什么”,变成了“我还要比比售后怎么样”。
其实到头来,大家越来越现实了。没人再等什么奇迹,也没人再迷信什么豪华神车。看明白了,要的是性价比,要的是用起来省心够用,顺便再有点小新鲜。纯电SUV早就不是单纯的“先锋玩家”才敢入的坑,而是让人觉得“我不选个新能源,我才亏了”。
在现实面前,谁还在意品牌。以前口口声声追捧合资、进口,到底买的是什么?一种信念感而已。现在连“国产”两个字都不用太大声强调。当大家都能做到宁德时代600公里续航,这品牌就从“壁垒”变成了“背景”。以后跟人聊车,可能就是“我这车才花了十一万,续航600多,还有快充”。别人听了只会回一句,“厉害,真合适”,品牌部分自然而然弱化。
身边有朋友问,现在新能源是不是买了就立省10年油钱,还能免费环保?这么说当然夸张,但账上其实没错。油价高,充电便宜,维修更省心,哪怕保值率不如油车,但新牌子的迭代速度很快,你以后想换也不用太愁。关键还是要选一个你用得踏实、支持好的品牌车型,别折腾,结果怎么看怎么划算。
追根究底,厂商卷到现在,最后得利还是消费者。失业、买房、日常生活压力都得花钱,只有买车这块钱能越花越值,再加上大家“既要又要还要”的心态,把“本来是豪华”的东西过成了“刚需配置”。不管选长安深蓝S05还是零跑B10,都是进步的产物,你能用十万出头享受这配置,放五年前想都不敢想。
所以到底怎么选?买车前一定要问自己,你要的到底是什么,续航第一位,还是智能配置优先?预算就那么多,是要极致科技体验,还是追求踏实稳定,售后贴心?看完都会觉得难选,其实答案很容易,只依自己实际需求来决定,别让虚荣心和广告炒作左右太多。真要说哪家好,市场能给的参考也就是服务、价格和朋友圈体验,技术这事连“普通人”都没资格挑毛病,因为各家普及的差不多了。
电池厂就像鞋里的鞋垫,重要,但不是唯一,穿起来舒服才是真。买车玩什么花的,最后都得回归到“人话”:你家充电方便么?你的车平时都干嘛用?家里人坐着舒服不?别被600公里续航这几个字牵着鼻子走,偶尔跑长途、回老家,多半也是偶发。买车这事啊,说穿了就是一笔生活投资,既要得以技术做依托,更要考虑日常细节。
在“高配平价”成为新常态的时候,消费者该做的,就是用脚投票。给厂商传递信号,我们要的更多,是服务而不是只拉配置。等到哪一天,买纯电SUV就像买手机一样,品牌技术“随便挑”,售后安心体验不打折,那才叫市场真正“卷”到尽头。
还是那句话,别被厂家围着数据转晕。十万块钱的新SUV长什么样子,是中国汽车工业给自己,也是给全球立的一个新标杆。只不过这个标杆,得我们自己去试,去用,去体验,才能知道到底值不值。你觉得现在十万块的电动SUV,到底什么才算“值”?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