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田bZ5智驾上车,Momenta提供方案,比亚迪电池助力

曾几何时,提起丰田,脑袋里浮现的不外乎“耐用、省油、保值”这三板斧,至于什么智驾、自动驾驶这些新潮玩意,大家都觉得离它八百里远——就像一位老学究突然说要参加说唱大赛,你信不信?可偏偏就是在我最近试驾了新的一汽丰田bZ5以后,这想法得收拾收拾、改一改。

你敢说,自动驾驶这事真是丰田自己做出来的吗?其实不是,全靠Momenta的魔法加持。Momenta这家供应商,不声不响连雷达和算法都给端上一锅,直接装车就能跑。这就有趣了,一水的中国自主技术,终于让丰田这种全球零部件拼装高手,也能在智能驾驶上刷出一波存在感。

话说回来了,咱开车碰上智驾,大家最担心什么?不还是怕它傻,分不清路、拐不对弯、遇人就发愣?可是bZ5的表现,真比我想象中靠谱得多。尤其是激光雷达版的加持,到了复杂路况下,你会发现这车不像那些驾校教练,好像只会背题、不会变通。城区复杂路况,前有大爷横穿、后有电驴竄动、环岛口堵成麻花,它都能稳稳把你送过去,不会左顾右盼提心吊胆。

为什么丰田能做到?其实也没多玄乎,Momenta把成品方案拿过来,丰田照着组就完了。别的车企还死磕自己的码,左一套右一套,还天天OTA改着改那。丰田本来就是“世界拼装王”,什么东西都能装得有板有眼,现在智驾系统也是一样拿来主义。按理说,这算不上有多创新,但效果确实好用。

可这里面也有让我吐槽的。比如说,你在高速或者环线,发现一到距离出口还有一公里、系统就自作聪明地给你并到最外侧车道——不管那条路再怎么堵,它铁心要往外拐。你说就不能判判路况,看哪边通畅往哪走?有时候明明主路顺溜着,它转头扎进最堵的那条,真的急死人。这种脑子直的设计,估计是怕错过出口,可其实能加点灵活变通会更带劲。毕竟有时候插前面一点加塞也可以嘛,真不懂怎么就这么死板,但这也是大家智能辅助阶段共有的问题,多半还得靠人来兜底。

丰田bZ5智驾上车,Momenta提供方案,比亚迪电池助力-有驾

这车到底是哪家的?说实话,你拉开车门一看,丰田的标挂着,但里面的东西几乎一半以上都是咱自主品牌的硬货:比如比亚迪的电池,Momenta的智驾,只有一层壳子是丰田自己的。你说这样拼出来的新合资,算不算完成体?其实这事儿就像煮火锅——食材各地都有,锅底能调个大杂烩出来才是真水平。谁说非得自己家种辣椒、磨麻酱、捞鱼丸才算本事?

更逗的是,这车现在才卖15万多,还一堆优惠、补贴,说良心真算良心。就在新势力们前呼后拥喊创新的当口,丰田bZ5这样的传统玩家,靠靠合资、靠靠国产供应,竟然做出了性价比极高的产品。而且又有“丰田”两字撑着,品质说得过去,开出去也有面子。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产品没被更多人注意?

这又引出个问题:现在买车的人,到底最看重什么?是堆参数的极致堆料,还是厂家那点精神头,还是最终用起来到底方不方便、靠不靠谱?新势力天天讲“生态闭环”,追着头部品牌学数码模式;老品牌呢,自尊心放半边、实用主义撑到底。你要我说,用户最终还是看体验、看价格、看值不值那个钱。

有人说,华为的ADS智驾已经走到天花板了,那没问题,谁让它会营销呢?可如果有一天华为涨价了变“奢侈品”,是不是市场里就只剩下自研一半、拷贝一半的“智驾窝案”?Momenta这种踏实做系统,一步步推产品上车的公司,未必没有市场机会。历史证明,“高举高打”的常常不是长胜将军,低调务实,藏锋不露,才是王道。

所以这让我不得不琢磨:智驾这个东西的未来,到底会不会变成“平台即服务”,大家都不用拼死造系统,通通从一两家靠谱的供应商手里买想用的,就像买空调买冰箱样随手拎。未来变成汽车圈“买软件”的时代,会不会小品牌越活越久,大头牌也得学着组装打补丁?你还觉得车企非得把所有东西都抓在自己手里才安心吗?

这里就有另外一层逻辑了:安全和自主。从手机到汽车,大家总有个执念,什么都要自研,自控。可回过头看看,造那么大的车,门板是自己冲压、玻璃是自己吹制、芯片还都自己画?真是既当运动员,还当裁判员。谁都懂分工合作成本才低啊。现在咱中国在智驾、动力电池上硬生生拉起了一条全球供应链,搞出世界一流标准,结果国内品牌反倒对“用别人东西”自卑起来。其实只要评价体系透明公正、核心握手协议约定,合作才是正道。

有意思的是,合资车企在变:以前觉得中国的供应商就是给个最低价,现在发现这帮兄弟能给最顶级技术拼盘,于是日本人也乐得借力打力。你看华为、Momenta、比亚迪、地平线、舜宇,都是现在新型车企最离不开的那一批。这样,中国汽车工业从装配线工人变成了核心技术的供应方,不光卖车更能卖“方案”,你说不胖点腰板都对不起自己。

丰田bZ5智驾上车,Momenta提供方案,比亚迪电池助力-有驾

可能有人问,这种低调输出型的Momenta,能不能最终成王?我觉得机会大着呢。一个道理:等大品牌推一切都自己做、全栈自产的梦,社会注意力慢慢转移到“谁用得好、谁经验丰富、谁能量产”时,Momenta完全有希望跑出来。只要客户车卖得动,它的路就宽着呢。

丰田bZ5智驾上车,Momenta提供方案,比亚迪电池助力-有驾

说起来,现在很多人选车都怕踩雷,怕“第一批小白鼠成炮灰”。其实,合资品牌比如丰田,挂上这些本土强手的智能方案,实际上是双保险。既沾了品牌光,又能落地最新技术,花普通的钱体验前沿的智驾。问题只是,这样的车型声量不大,能不能真正被主流消费者发现和认可?

再进一步想,汽车到底是啥?曾经只是工具,现在变成科技舞台秀。智能驾驶、安全、体验感,这些元素都逐渐成为评价标准。可千万别迷信宣传,每个系统在现实路面下都还会有短板、踩坑地带。开车本就是动态博弈,有人有机器,机器能帮得越多越好,但终归胆大心细往前冲的人,是不变的一环。

我觉得,bZ5这样的产品代表了一种趋势:国外大厂逐渐放下姿态,学会用中国的创新。车价亲民、体验上乘,还能兼顾传统可靠性。剩下的,就是看消费者能不能擦亮眼睛,不被那些高调噱头带偏,真正开出来、体验体验实在的东西。

总的来说吧,智能驾驶不是谁先发明、谁自吹牛,更不是谁喊得响。最终拼的是谁用得好、谁用得多、谁的不断进步更快。下一轮淘汰赛到来时,低调技术派,才可能稳稳站住脚。你说,现在再问丰田“能不能搞定智驾”,真的还得多看看合资背后的中国智慧到底有多深。倚天剑早就插进江湖里,谁敢说自己还在袖手旁观?

丰田bZ5智驾上车,Momenta提供方案,比亚迪电池助力-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