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0 月 15 日,江苏如皋的柴油发动机轰鸣声中,带着瑞典雄狮标的重卡缓缓驶下生产线 —— 斯堪尼亚如皋工业生产基地正式开业,首批本地化生产的重卡同步亮相。这座投资 20 亿欧元、年产能 5 万辆的超级工厂,不仅是斯堪尼亚全球第三大生产基地,更标志着中国商用车市场迎来首位欧洲独资 “本地玩家”,给物流行业带来了新变量。
独资标杆落地:三年建成的 “中国速度” 奇迹
在开业仪式上,传拓中国办公室总代表何墨池一句流利的 “我们现在是中国市场的本地玩家”,道出了斯堪尼亚的战略野心。这一切始于 2022 年中国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的政策东风,斯堪尼亚迅速敲定如皋建厂,从动工到投产仅用三年,80 万平方米厂房拔地而起,创造了 3000 个就业岗位。
瑞典欧盟事务大臣、商务部官员等嘉宾的出席,凸显了项目的标杆意义。斯堪尼亚集团总裁莱文直言,选择如皋不仅因长三角供应链优势,更看重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的确定性 —— 面对美国 25% 的重卡进口关税,中国基地成为其应对全球贸易不确定性的关键支点,首批车辆已开始试水马来西亚、泰国等东南亚市场。
雄狮重卡揭秘:68.8 万起售还能租,油耗低至 28.5 升
最让卡友关注的首批亮相车型,揭开了 “中国制造” 斯堪尼亚的神秘面纱。现场公布的 SUPER 标准车价格颇具冲击力:460 R 4X2 售价 68.8 万元,560 R 6X2 PRO 版 77.8 万元,比进口车型成本降低近 30%。更灵活的是租赁方案,月租金 1.9 万元起,让中小物流老板也能用上高端重卡。
针对中国长途货运市场定制的 NEXT ERA 系列虽未当场交付,但参数已足够惊艳。基于传拓模块化系统打造的这款车,可适配冷链、危化品等 12 种场景,“极效版” 牵引车百公里油耗仅 28.5 升,比同类产品节能 15%。值得称道的是,质量标准未打折扣:0.01 毫米激光扫描检测、1680 项质控节点,与瑞典工厂完全一致,悬挂雄狮标就是对中国制造的认可。
不止造卡车:从 “工厂” 到 “创新共同体” 的野心
斯堪尼亚的布局远不止组装生产。如皋基地配套的研发中心已组建本土团队,专为中国路况开发技术 —— 针对山区设计的动态扭矩分配系统,已反哺欧洲车型;与上海智能网联中心、北京自动驾驶实验室联动,让产品开发周期缩短 40%。这种 “欧洲技术 + 中国创新” 的模式,正改写外资车企的本地化逻辑。
对长三角产业链而言,基地的辐射效应已显现:带动超 200 亿元配套投资,双钱轮胎等 48 家规上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当地零部件升级周期缩短 5-8 年。更难得的是绿色制造理念,基地通过生物燃气、光伏发电实现 98% 能源自给,废水零排放、废料全回收,与中国 “双碳” 战略精准契合。
市场震动:高端重卡竞争进入 “贴身肉搏” 时代
斯堪尼亚的本地化,给中国重卡市场投下了 “深水炸弹”。长期以来,进口高端重卡因价格居高不下,仅占市场 5% 份额。如今如皋基地年产 5 万辆的产能,加上租赁等灵活模式,将加速高端市场下沉。
对国产车企而言,挑战与机遇并存。斯堪尼亚的模块化生产、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倒逼行业升级;但其本地化采购也带动了国产零部件品质提升,形成 “竞争中共赢” 的生态。莱文透露,中国团队已被赋予充分自主权,响应速度不亚于本土品牌,这场高端重卡的 “贴身肉搏” 已然打响。
从港口的进口重卡到如皋的 “雄狮” 下线,斯堪尼亚用 60 年完成了在中国从 “过客” 到 “主人” 的转变。随着 2025 年底首批车辆交付、2026 年 NEXT ERA 系列上市,中国卡友的 “雄狮梦” 将不再昂贵,而中国商用车市场的格局,也将因这位 “洋本地玩家” 得到来,迎来更激烈的重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