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友争议轮轴比,90年代词条引热讨论,业内称其噱头足

最近在北方一个老旧小区的车库门口,几个邻居围在一辆停着的银灰色轿车边,聊起那档子“轮轴比”的事。李大哥边擦着自家老福特,边嘀咕:“这词儿我十年前在车友会杂志还瞧见过,咋现在整成小米发明的了?”边上修理厂的王师傅笑着插话,“各家叫法不一样,行里原来也说侧面比例啥的,只不过现在新势力玩花样,瞎起新名呗。”

车友争议轮轴比,90年代词条引热讨论,业内称其噱头足-有驾

这事头几天在微信群里就炸开锅了。原由是一汽丰田企划部那个赵部长,公然在访谈里讲小米造车发明了“轮轴比”,还更上一层说汽车理论里都没这说法。说着说着,他还调侃人家,“给传统汽车理论带来新贡献。”一时间,新老车友群里都在热议,有的笑有的骂,就跟去年那个“后转向灯在哪儿”的话题一样闹腾。

搬家那天还碰上老徐,他满嘴东北腔,“小米发啥明啊,这词纸媒都说过,咱们修理工学徒那会儿教材里还讲。你要说真带配置,那会儿厂子里的奇瑞QQ后轮距都短,实际开着拐弯还挺利索,也没见有人把轮轴比挂嘴边。”后来车友张姐又甩了张老报纸截图,说90年代洋文杂志里也有“Wheelbase to height ratio”,只不过没国内这么广告化。

车友争议轮轴比,90年代词条引热讨论,业内称其噱头足-有驾

新势力和传统厂商闹得不可开交,按理说一词本无大错。小米那边公关王总,私底下在群里说“咱们反正每个新行业都当课代表呗,不懂也得慢慢学嘛。”翻人评论还拐着弯朝赵部长开炮,说“还好俺不是科班出身,不至于把自己框死咯。”

可没几天,气氛变味。赵部长又拍了条视频,对着镜头边挤笑边道歉,说原本没想攻讦小米,是自己表达欠妥。师傅在店里看视频还摇头笑,“说怪话容易,被喷急了,赶紧低头。”不过网上吐槽声依旧,伙计们边刷屏边嘀咕:“他那态度,怎么看也不像心服口服。”这种场面吧,挺符合当下主机厂和新势力互怼,风吹草动都能搅起波澜。

车友争议轮轴比,90年代词条引热讨论,业内称其噱头足-有驾

说起圈里冷门事儿,修小米SU7那回,师傅顺嘴一提,这车有个悬架行程解锁的隐藏菜单,弄明白了能多顶俩沙袋。拿去换胎时,轮胎店的技术小哥还斜着眼问我“轮高比要不要凑个整数?”差点被二手车评估贩子认成了改装怪。有人瞎扯说“听说轮轴比要四,是为了北方冬天过雪带,轮子起得高过井盖”。其实有点夸张。

配件市场上,东莞那边私底下聊起,近年一些新品牌喜欢把普通侧面线条吹成“独家比例”,连带二手车描述上也跟着起哄。懂行的经纪人摇头说,“哪个车型不曾经调过轮轴比,只是媒体一煽起来,老百姓就当了真。”想起之前邻居小赵买比亚迪,发现前桥间距跟厂家宣传的数差一公分,最后折腾半月才算弄明白。

顺手提一句,修车师傅讲:“别光顾着机械参数,像宋MAX那种MPV,轮轴比偏大,是真容易屁股下地陷,底盘磕坏后保险杠便宜货没少卖。”这现实经历,比那些媒体上的夸夸其谈实在多了。

转头看小区后院那辆老帕萨特,轮轴比看着没啥花头,后备箱贴着“天马行空”四个歪斜字。拆过前杠才晓得,轮轴、轮高啥的,修车的时候大伙不拿它当学问,真要讲究,还得上台架下估尺。

前阵子收废品的老常说,他年轻时在上海修车,老进口皇冠和桑塔纳,人家倒是讲究叫“轮距高差”,就是没人用过“比”这个新名堂。信息这玩意,有时跑得比油管子伸的还远,谁家的叫法流行,全看谁嗓门大。

昨天我发小发消息,说他准备把去年领奖的小鹏G3卖了。理由居然是听了“轮轴比4倍”的新说法,嫌自家那台看着比例失调,缠着要换SU7。头回听说修车还能被花哨参数说服,忍不住发了个笑脸过去。日子一年一年,车的种类换了又换,这些个专业术语的江湖地位,跟上海滩的大哥是一个意思,谁出头谁说了算,你信也好,不信问社区门口那丫师傅——他管这叫“扯皮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