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赢比亚迪的,就是靠挖泥巴造车的这家

吉利星舰7,刚试驾完,我脑子里就蹦出一句话:这车,是真敢想,也是真能打。

各位车友,你们能想象吗?20多年前,李书福带着一帮兄弟跑到河里挖泥巴,糊出中国第一台吉利黑金刚。那会儿哪有什么风洞测试、3D建模?全靠人眼、手摸、泥巴堆。可就是这么一家从“泥巴车”起家的公司,今天推出的星舰7,不仅空间大、颜值炸,还整出了全球首款甲醇汽油双燃料混动系统,热效率干到48.15%——这数字什么概念?比丰田的5.0L V8自然吸气发动机还高一大截。你说神不神奇?

我开着它跑了三天,市区、高速、山路全试了一遍。今天不吹不黑,咱就聊聊这台车,到底凭什么,能被称作“唯一有可能挑战比亚迪”的中国品牌?

外观:帅得不像“省油的灯”

第一眼看到星舰7,我就愣了。这前脸,分体式大灯+无边界格栅,有点像银河E8,但更犀利。尤其是日行灯,像两把刀片,划破空气。我问设计师,为啥这么设计?他说:“风阻要低,气势要足。”实测风阻系数0.26Cd,这在中型SUV里,属于第一梯队。

车身侧面,隐藏式门把手+溜背造型,不是为了耍帅,是为了降低风噪。我特意在120km/h巡航时关了音乐,车内异常安静。底盘调校也下了功夫,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过减速带不松散,转弯侧倾控制得比同价位日系车还好。

最让我意外的是车尾。贯穿式尾灯+可发光LOGO,晚上点亮那一刻,我旁边一辆特斯拉Model Y车主摇下车窗问我:“这啥车?”

内饰:科技感拉满,但不“烧脑”

坐进车里,第一反应是:这空间,越级了。

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赢比亚迪的,就是靠挖泥巴造车的这家-有驾

星舰7车长4.7米出头,轴距却有2.8米。我1米78,坐在后排,腿能伸直,头顶还有两拳。关键是地板纯平,中间坐人不硌脚。这空间利用率,直接碾压同价位的比亚迪宋PLUS。

中控是14.6英寸大屏+10.2英寸仪表+HUD抬头显示三屏联动。UI设计清爽,不像某些新势力堆一堆图标让你找半天。我试了语音唤醒,“你好吉利”,响应快,识别准,连“打开主驾座椅按摩,调到3档”这种复杂指令也能一次执行。

最贴心的是座椅材质。用的是亲肤级环保仿皮,夏天不粘腿,冬天不冰屁股。我问销售,这材料贵吗?他说:“比真皮便宜,但用户反馈说更舒服。”——这才是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

动力与能耗:甲醇混动,是噱头还是真本事?

这才是重头戏。

星舰7搭载的是全球首款甲醇汽油双燃料混动系统。你没听错,既能加汽油,也能加甲醇。甲醇便宜,一升不到3块,而且是可再生燃料,碳排放比纯电车还低30%(据吉利研究院数据)。

我试了纯电模式,WLTC纯电续航120km,日常通勤够用。混动模式下,综合油耗实测4.3L/100km,比宋PLUS DM-i的4.6L还低一点。关键是加满一箱甲醇,能跑1200公里以上,而且补能只要5分钟。

有人会问:甲醇腐蚀性强,耐用吗?吉利工程师告诉我,发动机内部用了特殊涂层,耐腐蚀寿命达30万公里。而且全国已有2000多个甲醇加注站,主要集中在山西、贵州、河南。

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赢比亚迪的,就是靠挖泥巴造车的这家-有驾

我开了趟长途,从杭州到南昌,全程800公里,中途只加了一次甲醇,花了不到200块。这成本,比电车还低。

智能化:千里浩瀚,真能“千里”吗?

吉利的千里浩瀚智能驾驶系统,目前能做到L2+级辅助驾驶,年底前要实现L3级全系标配。我在高速上试了NOA导航辅助驾驶,变道果断,跟车距离可调,识别锥桶和施工区域比特斯拉FSD更保守,但也更安全。

有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系统会根据路况自动调节动力输出。比如前方有大车,它会提前降速,保持安全距离;遇到弯道,自动减速并调整转向力度。这不是简单的“定速巡航”,而是有“预判”能力的驾驶助手。

对比比亚迪的DiPilot,吉利这套系统在城市领航(City NOA) 上更激进,已经在上海、杭州等城市开放。而比亚迪目前还集中在高速场景。

安全性:看不见的地方,才见真功夫

我特意查了星舰7的车身结构。高强度钢占比78%,A柱用了2000MPa热成型钢,比沃尔沃XC60还高。电池包有十层防护,防水等级IP68,底部还有铝合金护板。

我看了一个真实用户反馈:一位浙江车友在高速上追尾大货车,气囊全爆,但车身没变形,人只受了轻伤。他说:“这车,救了我一命。”

对比竞品:星舰7 vs 宋PLUS vs 奇瑞瑞虎9

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赢比亚迪的,就是靠挖泥巴造车的这家-有驾

维度 吉利星舰7 比亚迪宋PLUS 奇瑞瑞虎9

动力形式 甲醇/汽油双燃料混动 DM-i插混 2.0T燃油

WLTC纯电续航 120km 110-150km 无

综合油耗 4.3L/100km 4.6L/100km 8.5L/100km

智能驾驶 千里浩瀚(L2+,年底L3) DiPilot(L2) L2

空间表现 越级宽敞 中规中矩 宽敞

补能效率 5分钟加满(甲醇/油) 充电30分钟(快充) 5分钟加满

结论:星舰7在补能效率、智能化、能耗上全面占优;宋PLUS胜在品牌认知和保有量;瑞虎9动力强,但油耗高,智能化弱。

用户故事:从怀疑到真香

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赢比亚迪的,就是靠挖泥巴造车的这家-有驾

我认识一位网约车司机老张,开了5年比亚迪秦PLUS,今年换了星舰7。他说:“一开始不信甲醇能行,试了三个月,省下的油钱够我儿子一个月奶粉钱。”他还发现,甲醇燃烧更充分,发动机积碳少,保养周期延长了。

另一位女车主小李,买了星舰7当家用车。她说:“最满意的是静谧性,孩子在后排能安稳睡觉。而且HUD抬头显示,开车不用低头,安全感拉满。”

未来展望:吉利能赢吗?

说实话,吉利想全面超越比亚迪,还有硬仗要打。

研发投入是最大短板。吉利目前研发比4.3%,比亚迪8.34%,差了一倍。这意味着在三电技术、芯片自研、操作系统上,吉利可能长期落后。

但吉利也有优势:海外扩张快。2024年海外销量增长57%,在中东、东南亚、俄罗斯卖得风生水起。不像比亚迪,被欧美车企围追堵截。

而且甲醇混动是条新赛道,如果国家政策支持,吉利可能像当年的比亚迪一样,靠技术差异化弯道超车。

写在最后

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赢比亚迪的,就是靠挖泥巴造车的这家-有驾

从河里挖泥巴,到造出全球首款甲醇混动SUV,吉利这20多年,不是在模仿,而是在“造自己的路”。

星舰7,不只是台车,更是一种精神:哪怕起点再低,只要敢想敢干,也能站在行业前沿。

它不完美,研发强度有待提升,品牌溢价不如比亚迪,但它代表了中国车企的另一种可能:不靠堆配置,不靠打价格战,而是用技术创新,解决用户的实际痛点。

所以,回到开头的问题: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胜比亚迪的,是不是就是这家靠挖泥巴糊车的吉利?

我觉得,胜负未定,但至少,它已经站在了擂台上。

各位车友,你们觉得呢?如果给你20万预算,你会选星舰7,还是宋PLUS?欢迎在评论区聊聊。

顺便说一句,下次我打算去吉利的甲醇工厂看看,听说他们用秸秆、煤、天然气都能制甲醇——这要是真能普及,咱们的能源安全,可就多了一重保障。

老铁们,你们还想看我试驾哪款车?留言告诉我,我争取安排。

新能源车企中,唯一能赢比亚迪的,就是靠挖泥巴造车的这家-有驾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