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圈子最近有点热闹。不是因为哪家又搞出了多少马力的电机,也不是谁家的屏幕刷新率能晃瞎眼,而是一个让人忍不住多看两眼的数据:“1小时,10000+”。8月8日,华为和奇瑞联手推出的智界品牌新车S7和SUV R7刚一开预售,就收获了万台订单。这速度,比抢春运火车票还要凶猛。
有人说,现在新能源市场已经卷成“血海”,大家都在拼参数、比配置,可消费者反倒越来越理性,不再轻易被花里胡哨的技术忽悠。那么,是什么让这么多人愿意在实车还没摸到的时候就果断下单?答案其实很简单——两个字:信任。而这份信任,大半写着“余承东”三个字。
别小看个人品牌的力量。在手机行业混迹多年的人都知道,“余大嘴”当年那句“三年超越苹果,五年干掉三星”,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人家硬是带着华为手机一路逆袭,从贴牌机做到全球顶流。后来面对外部压力,他主导鸿蒙系统,从没人相信到装机量破亿,再到进军汽车领域,一路被唱衰,却次次用成绩打脸质疑者。从问界M7被嘲笑,到M9成为50万级销量冠军,这种把豪言壮语变成现实业绩的能力,让他成了许多用户心中的“靠谱代名词”。
其实,现在买东西早就不是光看产品好不好,还得看看背后站的是谁。你敢把钱交给一个总吹牛却从不兑现的人吗?显然不会。所以说,在这个信息透明、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人设即实力”已然成为商业新逻辑。有些老板喜欢高调,有些则低调务实,但无论风格如何,只要能持续输出可信赖感,就会形成自己的护城河。
当然,这份可靠也不仅仅体现在发布会上激情演讲或者PPT上的漂亮数据,更藏在细节里。今年6月合肥的一场座谈会上,面对省领导和各路专家时,余承东依旧气定神闲。他穿着一件高弹白衬衫,全程专注交流、不见疲态。这种从容,其实就是对专业度最直接、最有力的表达——连衣服都选得这么讲究,你还能怀疑他做事不上心吗?
职场上也是一样,不少中年朋友常常苦恼于怎么才能赢得客户或同事认可。与其死磕那些没人看的报告细节,不如先学会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你的专业与自律。不管是一身合体正装还是一句掷地有声的话语,都可能成为别人选择相信你的理由。
回头来看智界S7和R7首秀之所以引发热潮,说到底,是因为消费者认准了两点:一是华为这些年的技术积累确实扎实;二是他们相信那个曾经许诺并屡屡兑现诺言的人。这种由无数细节堆砌出来的长期主义信念,就是企业穿越周期最大的底气,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立足的不二法门。
如果你问我怎么复制这种成功秘诀?建议大家先别盯着那些遥不可及的大目标,把每一次小合作、小项目做好,把自己塑造成值得托付的小锚点。当别人提起你,总能想到“靠谱”“稳重”“值得期待”,那么机会自然会向你靠拢。
最后小编想问:如今我们是不是太容易被短期热点吸引,而忽略了真正值得长期托付的人或企业?对待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