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大众ID系列在国内卖得像个行为艺术这事儿,越来越像一门玄学。你说它车不好吧,全球市场人家卖得风生水起,你说它好吧,国内用户看它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努力想挤进年轻人派对,却穿着中山装尬舞的中年领导。反观蔚小理这帮“不务正业”的,车卖得跟不要钱一样,就差直接在用户脑子里建个样板间了。这场景,典中典。
很多人试图理性分析,说传统车企底盘稳,用料足,安全性是刻在DNA里的。是是是,你说的都对,就像你夸一个壮汉“真能吃”一样,属于正确的废话。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在电动车这个新物种上,他们买的根本就不是一辆“车”。你还在跟人聊你的金钟罩铁布衫多牛逼,人家已经掏出激光枪了,这仗还怎么打?小米SU7往纽北一开,理想把空气悬架干到三十万,这帮新势力上来就是掀桌子,压根不跟你玩什么点到为止的武林规矩。他们奉行的就是黑暗森林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所以根子在哪?根子在于那帮传统巨头,压根就没想明白,或者说他们的身体太庞大,大脑还没把“转型”这个信号传递到脚趾头。他们眼里的“电动化”,就是把发动机和油箱掏出来,塞进去一套电池和电机,完事儿。这是一道物理题。而新势力在干嘛?他们在做一道化学题,甚至是玄学题。他们重构的不是什么电子电气架构,而是这台机器的灵魂容器。
福特的CEO吉姆·法利,那哥们儿算是个明白人,直接摊牌了,说我们福特的软件能力约等于零。这哥们儿心态是真好,属于那种考了零分还敢把卷子贴脑门上蹦迪的。你再看大众,车机卡得像是用小霸王学习机在跑赛博朋克2077,最后没办法了,去找小鹏“合作”,翻译过来就是:“大哥,我悟了,技术扶贫一下我这个贫困户吧”。就问你怕不怕?这不是造车,这是行为艺术,这是对工业革命的一种后现代解构。
我作为一个开过不少车的中年人,对这个体验特别深。传统豪车,比如奔驰,它最值钱的是什么?是那个三叉星辉。你坐进去,闻着那股“奔驰味儿”,你就觉得钱花值了,这是一种信仰充值,跟产品力关系不大。但是,你一旦开过新势力的车,尤其是深度体验过那个智能座舱,你再回到传统油车里,感觉就像是从未来世界被一脚踹回了蒸汽时代。讲真,我现在连我家楼下那只狸花猫叫什么都记不住,你让我去记一堆车机菜单,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新势力干的事情,本质上是把车从一个“交通工具”,变成了一个“移动的智能终端+VIP服务打包套餐”。你看理想,它卖的是车吗?不,它卖的是“家庭第三空间”这个概念,冰箱彩电大沙发,精准打击奶爸们的软肋。你看蔚来,它卖的是车吗?不,它卖的是“高端社群入场券”和“换电服务依赖症”,李斌老师的精神状态非常值得关心,但他用一种近乎偏执的方式,给你提供了一种“当爹式服务”。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他们的核心逻辑变了。传统车企是“车厂思维”,我造什么,你们买什么,我负责把车造得结实耐用,剩下的你们自己看着办。这帮哥们儿像是修仙小说里的体修,把肉身练到了极致。而新势力是“科技公司打法”,是互联网思维,典型的法修。我先研究你们这帮韭菜,哦不,是用户,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甚至你们自己都没发现的需求,我帮你们创造出来。从头枕音响到女王副驾,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加大加大加大。他们卖的不是一个压缩毛巾,而是一个能不断膨胀的服务生态。车,只是那个生态的入口,是那个压缩毛巾本身。这帮人,压根就疯了!
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这个比喻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那个味儿?传统车企就像是诺基亚,手机能砸核桃,质量杠杠的。新势力就是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告诉你这玩意儿不光是用来打电话的,还能是你的全世界。所以,当一个武林高手,内力再深厚,招式再精妙,面对一个拿着加特林的壮汉,除了喊一句“时代变了”,还能干啥?
所以你看,现在车圈的竞争,已经不是简单的技术迭代了,这是一场“道诡异仙”式的认知作战。比的不是谁的马步更稳,而是谁更能整活,谁更能颠覆用户的想象力。最好的防御不是造一堵更厚的墙,而是直接把战场变成敌人都看不懂的异次元空间。
因此,问题的终极答案,不在技术,不在用户,而在玄学,在谁更不讲道理。自动驾驶的终极形态,可能不是特斯拉那套精密的算法,而是山东老头乐的横冲直撞。因为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判定算法就得重写。你看,这才是对现有规则最彻底的、最民粹的解构。同行看了也得傻,太阳都要一个趔趄。所以,那些还在纠结三电系统和底盘调校的老师傅们,是时候放下手中的扳手,去读读《三体》和《道诡异仙》了。因为接下来的战争,物理学和工程学已经不够用了,得靠想象力。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