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年奔驰宣布搭载中国豆包大模型,当福特CEO公开拒绝苹果CarPlay Ultra并盛赞华为小米——全球汽车智能化的竞争,中国已经悄然走在前列。
2025年9月下旬,汽车行业接连发生两件标志性事件:
梅赛德斯-奔驰与字节跳动升级战略合作,首款搭载豆包大模型的纯电CLA即将上市;
福特CEO吉姆·法利明确表示拒绝苹果CarPlay Ultra,并称赞中国汽车系统“体验惊艳”。
这两件事看似独立,却共同指向一个趋势:中国智能汽车技术正成为全球巨头不可忽视的力量。
奔驰+字节跳动:从“车机娱乐”到“全链合作”的三级跳
9月23日,梅赛德斯-奔驰与字节跳动签署升级战略合作备忘录,这已是双方合作的第三年。合作范围从最初的车机娱乐扩展至全业务链:
2023年:火山车娱首次进入奔驰智能座舱系统
2024年:奔驰与火山引擎达成战略合作,探索AI及大数据在智舱领域的创新应用
2025年:升级为覆盖智能辅助驾驶、智能座舱、研发、营销、客户运营的全链路合作
这种递进式合作,让奔驰的“数字豪华”落地更精准,也助力字节跳动拓展智能汽车领域的业务边界。
首款车型:纯电CLA的智能化升级
今秋即将上市的全新纯电CLA,将成为首款搭载豆包大模型的奔驰车型。这款车基于奔驰自研MB.OS架构打造,实现了软硬件解耦,让字节跳动等合作伙伴可以专注应用开发,而无需深入底层硬件适配。
在智能座舱领域,搭载豆包大模型的全新纯电CLA实现了交互体验的飞跃——车辆不仅能理解“座椅有点窄”这样的模糊指令,还能对“今天衣服穿少了”这样的场景化表达做出智能响应。
为什么选择豆包大模型?
奔驰此次选择豆包大模型,有着深层的商业考量:
成本优势:豆包大模型定价仅为0.0008元/千Tokens,比行业均价低99.3%,规模化应用后成本优势显著
生态整合:字节跳动月活超亿级的内容生态,可无缝接入用户场景,这是纯技术公司难以提供的“活水”
技术成熟度:字节跳动与特斯拉、理想等车企的先期合作案例,为奔驰降低了试错风险
福特拒绝CarPlay Ultra:为何青睐中国方案?
几乎在同一时间,福特CEO吉姆·法利在《Decoder》播客节目中表达了截然不同的选择:
明确拒绝CarPlay Ultra:法利表示不喜欢目前CarPlay Ultra的表现效果,认为其“完全控制汽车”的理念会导致用户体验“非常混乱”
青睐Android Auto:福特认为谷歌的Android Auto在功能和用户体验上更胜一筹
盛赞中国系统:法利特别称赞华为鸿蒙智行和小米的汽车系统体验“非常无缝”,整体体验“非常惊艳”
背后原因:不希望“被控制”
福特拒绝CarPlay Ultra的核心原因在于,不希望科技公司过度介入汽车核心功能。法利指出,CarPlay Ultra试图“全面接管汽车控制”的设计理念有很大问题。相比之下,中国车企的系统更注重与整车厂的协同合作。
福特的“中国学习”之路
法利对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赞赏并非偶然。过去一年他访问了中国多次,亲身体验了当地的汽车市场。他甚至将小米SU7等中国知名电动汽车运回美国进行拆解分析。
福特正在积极学习中国模式:复制中国企业的模块化平台,专攻平价市场;挖角科技公司高管,用“硅谷思维”改造传统产线。
中国技术从“追随者”到“方案提供者”
这两起事件折射出中国智能汽车技术的全球地位变化:
标准输出:已有中国汽车标准被多国采用
生态优势:中国在动力电池、智能网联等领域形成全产业链竞争力
市场认可:福特CEO的亲身体验代表国际车企对中国技术的认可
智能化竞争的三个关键趋势
基于当前动态,可以预见以下发展:
合作深度化:车企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将从“技术采购”转向“生态共建”
方案差异化:不同市场将形成本土化的智能解决方案
标准主导权:中国有望在智能网联领域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奔驰选择字节跳动、福特青睐中国系统,标志着中国智能汽车技术正式进入全球主流竞争舞台。这不仅是商业合作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产业从“技术追随”到“方案输出”的关键转折。
注: 本文基于2025年9月公开报道整理,具体合作细节以各公司官方发布为准。
(图片均来源网络,侵联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