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变化越来越极端,夏天酷暑难挡,冬天严寒刺骨,不少朋友发现纯电动车在极端温度下续航打折明显,充电排队的烦恼也挥之不去。这时候,既能用电又能烧油的插电混动车(PHEV),凭借其无里程焦虑和极低的用车成本,热度持续攀升。特别是10万级的亲民插混车型,成了很多家庭务实的选择。但问题来了,插混车种类不少,宣传的续航、油耗看着都挺美,实际用起来真能达到预期吗?今天,咱们就结合几款主流10万级插混车的真实实测数据,深入聊聊它们的核心技术亮点和使用窍门,帮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一、插混的魅力:鱼与熊掌并非不可兼得
插电混动的核心优势在于它的“双重身份”。家里有充电桩的朋友,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开,花费极低。即便通勤距离稍长,比如每天超过30公里,选择长续航版本(如纯电续航100km以上),也能大幅减少加油频率。对于家里或附近没有充电条件的朋友,插混车更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它可以完全当作一台高效的燃油车来使用,实测数据表明,即便在电池电量较低(亏电)的状态下,其油耗也远低于传统燃油车,真正做到“没有充电焦虑,油耗照样很低”。
这里有个关键点:亏电油耗的表现是衡量插混系统效率的核心指标。优秀的插混系统,即使电量不足,也能通过智能的能量管理策略(比如低速用电、高速用油、发动机高效发电并驱动、利用废热供暖等),让发动机始终工作在高效区间,避免高能耗工况。例如,在东北严寒地区的测试中,像五菱星光150KM长续航版这样的车型,通过低速用电、高速用油并结合发动机余热供暖的策略,就实现了令人满意的综合能耗表现。同样,在南方冻雨冰雪天气里,长续航版本能有效延迟进入亏电状态的时间,保证车辆始终运行在更高效的工况区间,避免因频繁亏电导致的油耗升高和体验下降。这就是为什么在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更长的纯电续航往往能带来经济性和体验感的双重提升。
二、市场主力军:10万级插混车型百花齐放
10万级插混市场早已不是一家独大,众多优秀车型凭借各自特色参与竞争。
五菱星光PHEV: 作为高性价比的代表,其150KM长续航版本在实测中表现亮眼。无论是纯电续航的达成率,还是亏电状态下的油耗控制,都得到了验证,尤其在综合使用策略下(电油协同),能有效应对各种气候挑战。
长安启源Q05: 基于成熟的长安CS55 PLUS打造,换装全新插混系统。其125km纯电续航版本搭载1.5L高效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81kW)和158kW驱动电机,亏电油耗低至5.3L/100km。电池由中创新航和宁德时代提供,保证了可靠性和快充能力。虽然车身尺寸在同级中相对紧凑(轴距2656mm),但核心动力系统参数表现扎实。
启辰大V DD-i超混动: 延续了启辰大V燃油版的优良设计与空间(轴距2700mm)。其技术亮点在于搭载了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和150kW电机,动力参数亮眼。提供60km和110km两种纯电续航版本,值得注意的是,其电池电芯采用了比亚迪旗下的弗迪品牌,品质有保障。
江淮QX PHEV: 基于思皓QX打造,拥有标准的紧凑级SUV尺寸(轴距2720mm)。搭载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81kW)和150kW电机组合,全系配备21.68度的三元锂电池包(国轩高科电芯),CLTC纯电续航120km,起售价极具吸引力(8.99万元)。需要注意的是入门版仅支持慢充。
三、龙争虎斗:技术路线的精彩对决
在众多插混车型中,吉利帝豪L 雷神Hi·P 和比亚迪秦PLUS DM-i 的对比尤为引人注目,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技术路线和产品取向。通过专业的同场实测,我们能更清晰地看到两者的优势:
1.纯电续航能力:
实测见真章: 在相同路况测试中(模拟日常通勤,含国道畅通及拥堵),秦PLUS DM-i (55KM版本) 成功行驶55.3km后纯电模式才无法维持,表显电量20%,达成率超过100%,表现优异。帝豪L Hi·P (100KM版本) 行驶75.3km后发动机介入,表显续航余9km无法开启纯电,实际续航在75-80km之间,达成率约75.3%。这印证了官方续航(NEDC)的差异(秦55km vs 帝豪100km),也展示了不同电池容量(秦8.32kWh磷酸铁锂 vs 帝豪15.5kWh三元锂)的实际效果。当然,秦PLUS DM-i也提供120km长续航版本。
2.亏电油耗表现:
效率是王道: 亏电油耗是插混技术的试金石。两车官方亏电油耗均为3.8L/100km。在精心设计的100km综合路况实测(40%高速环路、40%城郊、20%市区拥堵,平均车速31km/h)后,帝豪L Hi·P加油5.41升,秦PLUS DM-i加油5.37升,折算实际油耗分别为5.30L和5.26L/100km。差距仅0.04L,且测试中帝豪L发电量增益略高(电量续航增加8km vs 秦约4km)。这表明两者在亏电状态下的燃油效率都达到了业界顶尖水平,真正做到媲美官方数据的低油耗。
3.动力与驾控体验:
性格鲜明:
加速性能: 帝豪L Hi·P凭借1.5T涡轮增压发动机(133kW/290N·m)和全球首个量产3挡DHT Pro混动电驱变速器,动力储备更强。实测高电量零百加速最快6.65秒(优于官方6.9秒),亏电状态也达7.43秒。其3挡结构让车辆在20km/h以上即可进入并联模式(传统混动需70km/h以上),1挡大齿比带来强劲爆发力,动力响应快,运动感强。
秦PLUS DM-i: 搭载热效率高达43.04%的1.5L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和E-CVT系统,更侧重平顺与经济。实测高电量零百加速约为8秒级,亏电状态8.45秒。E-CVT提供了无级变速般的极致平顺性,发动机启停介入细腻难以察觉,驾驶感受轻松舒适。
混动系统差异: 两者核心差异在于发动机(帝豪L 1.5T增压 vs 秦 1.5L高燃效自吸)和变速机构(帝豪L 3挡DHT Pro vs 秦 E-CVT无级变速)。帝豪L的3挡DHT Pro技术更复杂,能更灵活地匹配发动机和电机在不同速域的效率,实现强动力与低油耗的平衡,且吉利的调校保证了其平顺可靠性。秦PLUS的E-CVT结构高度集成,以电驱为主的设计思路成熟可靠,平顺性和经济性是最大亮点。
底盘操控: 两者均采用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该级别常见设计),底盘调校均展现出良好的韧性,能有效过滤路面颠簸。帝豪L在高速过弯时的侧向支撑稍显充足,操控感略优;秦PLUS转向手感更轻盈,日常驾驶轻松惬意。
4.设计与功能:
座舱体验: 帝豪L Hi·P在内饰质感、配色和屏幕配置上更具优势(全系标配12.3英寸中控屏+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科技感和交互体验更好。秦PLUS DM-i在中低配车型的仪表屏配置上相对基础。空间方面,秦PLUS车身长度和轴距有微弱优势。
电池布局: 帝豪L电池布置在座椅之间,最大化保证乘员舱脚部空间舒适性(后排地台中央有凸起);秦PLUS采用车底平铺的刀片电池方案,后排地台接近纯平。两者各有侧重。
四、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插混伙伴?
结合实测数据和技术分析,选择的关键在于你的核心需求和使用场景:
1.充电条件优先考虑:
家/公司有桩,通勤≤30km: 低续航入门版(如55km)非常经济实惠。
家/公司有桩,通勤>30km 或 无桩但城市充电方便: 强烈推荐长续航版本(100km+)。它能最大限度发挥用电优势,减少加油次数,避免频繁亏电,综合体验和经济性最佳。
完全无充电条件(家/公司无桩,城市充电不便): 直接选择低续航版本当作高效燃油车开即可,其亏电油耗(实测5.3L左右)远胜传统油车,没有里程焦虑。
2.用车需求精准匹配:
追求极致平顺、高效率、成熟可靠,日常通勤为主: 比亚迪秦PLUS DM-i(尤其看重纯电通勤可选120km版) 是经市场验证的均衡之选。其E-CVT的丝滑和经济性是核心优势。
追求更强动力表现、更佳操控体验、更优内饰质感,对驾驶乐趣有要求: 吉利帝豪L 雷神Hi·P 的1.5T+3挡DHT Pro组合提供了同级领先的加速性能和驾驶参与感,同时亏电油耗同样出色。
看重SUV空间与通过性: 长安启源Q05、启辰大V DD-i、江淮QX PHEV等插混SUV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尺寸、续航、配置和品牌服务网点等因素。长安启源Q05和江淮QX PHEV起售价极具竞争力,启辰大V DD-i空间表现接近主流,并采用了比亚迪弗迪电池。
结语:
10万级插混车市场已经进入了技术成熟、选择丰富的新阶段。无论是五菱星光扎实的性价比,还是长安、启辰、江淮在SUV领域的积极布局,抑或是吉利帝豪L雷神Hi·P与比亚迪秦PLUS DM-i在轿车领域的精彩对决,都证明了国产插混技术的强大实力。真实的续航和油耗测试数据,给我们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选择插混,本质上是在选择一种更灵活、高效、低成本的出行方式。认清楚自己的充电条件和核心需求(是更看重平顺经济,还是追求动力操控,或是需要SUV空间),结合各车型的技术特点和实测表现,你一定能在这个百花齐放的10万级插混市场中,找到那款最契合你生活节奏的可靠伙伴,轻松应对各种路况与天气,享受无忧的出行体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