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保后叛逃潮至!4S店三宗罪曝光,车主悔不听忽悠!

上周陪发小去4S店做二保结算单上“基础保养费”868元的数字格外刺眼。 他捏着发票的手微微发抖:“上个月在外头修理厂保养一模一样的项目才收了320! ”这声抱怨像根针扎进了很多车主心里。 曾经被视作汽车“娘家”的4S店如今正遭遇一场现实版的“叛逃潮”。 走进那些光鲜的保养车间空气里弥漫的与其说是机油味不如说是人民币燃烧的气息。

某德系品牌4S店里更换机油机滤的价目表赫然标着800元。 这笔钱拿到某宝上够你买一桶品牌全合成机油外加三个配套的机滤。 那些所谓的“增值服务”。 一个398元的节气门清洗项目实质就是师傅把节气门拆下来拿压缩空气吹吹灰。 688元的发动机深化养护操作不过是连接电脑读个数据再倒一瓶几十块的添加剂进油箱。 一位干了好几年的维修师傅私下感慨:“有些项目成本不到报价十分之一店里有要求系统下单必须打包选套餐。 ”

去年陪表姐去4S店换雨刮器电机报价单显示150元。 转头去了汽配城同样功能的副厂件只花了25块钱。 我拿着网购件质疑副厂件质量时汽配城老师傅直接拿了个原厂包装的空盒子又从柜台下拿出个没包装的同款电机:“瞧见没? 不少都一条生产线下来的不同之处就是这盒子上印没印品牌LOGO。 ”

首保后叛逃潮至!4S店三宗罪曝光,车主悔不听忽悠!-有驾

让车主们束手束脚的还有那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许多4S店明文规定或口头威胁:“不在本站保养车辆自动脱保! ”可是国家《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第二十六条写得清清楚楚:“托修方有权自主选择维修经营者进行维修。 除汽车生产厂家履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汽车质量‘三包’责任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指定维修经营者。 ”规定是死的4S店的人总是活的。 销售顾问翻开那本厚厚的保养手册用笔在复杂的图表上圈圈画画:“您看这里、这里、还有这里标注的‘△’符号这些关键项目您要是去外面做厂家可真就不给保了! ”

车主王先生就实实在在吃过这个闷亏。 他开的某合资品牌轿车因为两次常规保养没在4S店做后来变速箱出了故障4S店直接拒赔。 对方说按公司流程不在他们系统记录里完成的保养就不能享受保修。 王先生拿出了外面正规修理厂的完整记录单据也没用。 前前后后折腾了将近半年跑了好几次市场监管局在工作人员协调下才算勉强解决。 这种经历没摊自己头上的时候觉得是“小概率”摊上了就是糟透顶的烦心事。

首保后叛逃潮至!4S店三宗罪曝光,车主悔不听忽悠!-有驾

更厉害的是一些4S店玩的“温柔刀”。 保养建议清单上印着“建议项目”接待顾问不会直接逼你全选他会拿起桌上的计算器啪啪敲几下一脸凝重地说:“您看这几个项目加起来也就一千多点要是现在不做真出了问题修修可就不止这点钱啦万一影响保修更麻烦...”屏幕上那个计算器敲出来的“脱保风险估值”数字看着就让人心惊肉跳。 这种暗示的威力比明晃晃的威胁更能拿捏住人。 毕竟谁愿意为了省当下几百块保养费赌上未来可能需要上万元维修的风险呢?

对不少开十万级别经济型家用车的车主来说车子一旦平安驶过了首保期(通常是购车头两年或几万公里)尤其是开完几年出保后感觉就像终于卸下了脚镣。 车主老李开了辆卡罗拉跑了6万多公里。 他算了一笔账:同样号称“大保养”4S店报价800元的基础套餐外面信得过的修理厂收320元。 按一年做两次保养算三年下来省的钱刚好够他把家里的卡罗拉油箱加满95号汽油好几次。 这笔账越算越清醒。

首保后叛逃潮至!4S店三宗罪曝光,车主悔不听忽悠!-有驾

车主们的选择渠道也早就今非昔比。 像某虎养车这类大型平台APP直接搞起了在线直播保养。 预约好后你坐在家里手机就能实时看到自己车辆保养的全过程直播每一步操作清清楚楚。 要换的零件拿出来师傅现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验真伪让你手机屏幕上看验真结果。 连工时的费用标价有时都能跟线上客服商量这放在过去4S店的玻璃房里想都不敢想。

动手能力强的“极简保养派”则把成本压到更低。 车内空气滤芯、空调滤芯这些东西自己更换真的没多少技术含量。 网上购买正品20元一个包邮到家拆装流程网上教程一大把熟练了5分钟就能搞定一个。 当然像换机油、刹车、复杂的故障诊断这些普通车主别轻易试水学会辨识机油标号、目测刹车片厚薄这些基础技能绝对能大幅减少被忽悠的几率。 就像不少老司机说的:“看别人修十次车不如自己真正上手懂一次门道。 ”了解皮毛你就有了基本的辨别能力。

首保后叛逃潮至!4S店三宗罪曝光,车主悔不听忽悠!-有驾

豪华车用户可能依然离不开4S店的专业检测设备和深度数据匹配服务。 对数量庞大的普通家用车车主而言独立第三方维修市场已经足够成熟可靠。 第三方车辆检测机构的兴起让那些想靠“以换代修”猛宰一刀的套路没了市场。 交通运输部力推的“全国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覆盖了越来越多的维修厂。 车主手机上装个APP就能查询到爱车过往的维修保养记录还能很方便地对不同店铺的服务和价格进行在线比较。 某新能源品牌甚至搞起了“透明车间”车主在休息厅喝茶手机上就能直接同步看到车间摄像头里技师的每一步操作。 信息差正在被快速抹平。

最近逛汽车论坛看到一位网友的留言堪称一针见血:“以前车有点小毛病慌得不行总觉得只有拖回4S店才安心现在才琢磨过来味儿了我们哪是上帝啊分明是人家的‘提款机’。 ”这话扎心吗? 扎! 可它扎破的正是行业的脓包。 当越来越多车主把年保养预算从过去默认的“约等于车价10%”理性调整为“油费的一个零头”;当主动去查《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和《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条文成为寻常这股从首保后开始的“叛逃”势头已经从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潮。 你会把车继续开进4S店车间还是握紧方向盘转向外面那片更自由实惠的市场?

首保后叛逃潮至!4S店三宗罪曝光,车主悔不听忽悠!-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