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里有人晒出“一箱油跑1000公里”,配图是丰田车钥匙。 评论区炸了:“吹牛吧? ”“加油3分钟跑一个月,你管这叫落后? ”
这场争议的主角,正是降价风暴中心的丰田亚洲龙。 曾经近18万起步的B+级轿车,如今终端裸车价砸到13.58万,部分地区甚至探至12万区间,比思域、速腾还便宜。
价格屠刀背后,是丰田的断腕决心。
帕萨特销售顾问直言“看不懂”:一台轴距2870mm、车长近5米的合资车,竟比自家紧凑级轿车还便宜。 而亚洲龙6月销量逆势冲到11355台,证明这波操作绝非清库存那么简单。
“换壳雷克萨斯”的底牌,这次全摊在桌面上。
与雷克萨斯ES同源的TNGA-K平台,前麦弗逊后双叉臂悬挂——后者通常出现在豪华SUV上,过弯支撑性比多连杆更强。 实测山路驾驶时,车身侧倾抑制出色,颠簸过滤却保留韧性,被车主调侃“像体操选手落地般稳当”。
混动版成了最大赢家。
13.88万买双擎? 丰田第五代THS混动系统热效率冲上41%,WLTC油耗低至4.3L。 车主实测更夸张:高速开空调跑出3.8L,92号油加满续航900-1000公里,比Model 3冬天打折的续航还实在。
安全配置让对手汗颜。
全系10气囊+L2级辅助驾驶,入门款就有真皮座椅和主动刹车。 对比同价位合资车:速腾仅6气囊,雅阁混动版贵4万,亚洲龙用“安全平权”撕开突破口。
槽点? 丰田的精明藏在细节里。
内饰木纹饰板试图营造豪华感,但车机逻辑保守,语音控制反应慢半拍;混动版加速线性却缺乏推背感,被戏称“佛系超车”。 更现实的是:一线城市燃油车牌成本,够加三年油。
市场正在用脚投票。
当比亚迪汉DM-i车主纠结保费上涨时,亚洲龙三年保值率仍坚挺在68%。 一位凯美瑞准车主退订转投亚洲龙:“省下4万够跑10万公里,丰田标比新势力靠谱”。
这场价格战没有真正的输家——除了还在硬撑的竞品。
迈腾终端跟风降到14.5万,雅阁燃油版被迫增配;连宝马1系、奔驰A级都遭分流。 消费者发现:13万买的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合资品牌最后的底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