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得从德国盖尔森基兴说起。那儿有家叫 KINGSTON CUSTOM 的工作室,一群脑袋里装着奇思妙想的人,专跟摩托车过不去。他们有个怪脾气:要么把车改得不像车,要么就干脆让它变成会跑的雕塑。你跟他们提 “实用” 二字,他们能跟你急 —— 在这帮人眼里,摩托车要是不能让人多看两眼,还不如拆了当废铁。
这次他们盯上的是辆皇家恩菲尔德 SHOTGUN 650。按说这英伦老牌子够经典了,可在他们眼里,就是块没雕过的璞玉。第一步不是拧扳手,而是在电脑上画了又改,改了又画,光数字模型就折腾了仨月。用泡沫堆出个大模样,像捏橡皮泥似的抠细节,最后才轮到那 2 毫米厚的航空铝板登场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这厚度跟你手里的易拉罐差不多,却要被敲打成流线型的车身,想想都觉得手疼。
最绝的是这 “铁家伙” 还会 “呼吸”。发动机上特意留了道镂空,就像给机械心脏开了扇窗,转起来的时候,能瞅见里面零件在跳踢踏舞。前挡板更神,不是死巴巴焊在那儿,而是跟着前叉动,跑起来像个在车头上跳芭蕾的金属小人儿。
你再细看那些零件,新的旧的凑一块儿,居然一点不别扭。现代仪表被包在亮闪闪的镀铬壳子里,旁边却挂着个 1958 年的凯迪拉克尾灯 —— 那可是爷爷辈的零件了,经他们一弄,老物件愣是焕发了第二春。右侧还有个能关上的小窗口,说是方便维护,可我瞅着,更像是艺术品在偷偷看外面的世界。
别以为光好看不中用,这 “移动艺术品” 还是个隐藏的绅士沙龙。侧边藏着个麂皮衬里的储物舱,拉开一看,杜松子酒、苏打水套装整整齐齐,旁边还躺着套雨伞餐具。这哪是骑车啊,分明是把下午茶搬到了路上。镜子梳子占了三成空间,酒具餐具占了近一半,剩下的位置留给雨伞 —— 看来绅士出门,形象、仪式感和应对突发天气,一样都不能少。
有人说这纯属瞎折腾,摩托车不就是用来骑的吗?可你想想,当满大街都是长得差不多的车时,突然冒出来这么个既能跑,又能当展品的家伙,不就像白开水里掉进颗糖,一下子就有滋味了?量产车追求的是大家都喜欢,可这种改装,玩的就是独一无二。
现在再看这组数据,是不是有点不一样了?3.9 米不是傻长,是给艺术留的舞台;2 毫米铝板不是偷工减料,是考验手艺的试金石;1958 年的尾灯不是老旧,是带着时光的味道;7 类储物物品不是多余,是把生活装进了车轮。
或许未来某天,谈论收藏品时,不再只是画和雕塑,还有这些能跑的艺术品。毕竟,能把钢铁玩出温度,把老零件赋予新生,这种本事,可不是谁都有的。你觉得这样的摩托车,是艺术品还是噱头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