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内卷的终局:不是零百加速,而是心跳加速

最近车圈有点意思,领克07 EM-P跑去赞助了一个叫《心动的信号》的恋爱综艺。我看到这新闻的时候,太阳穴一跳一跳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车企现在都这么不务正业了吗?还是说吉利的高层最近集体去报了什么PUA速成班,悟了,觉得车这玩意儿的终极奥义不在机械,而在玄学,尤其是在荷尔蒙的玄学上。

车圈内卷的终局:不是零百加速,而是心跳加速-有驾
车圈内卷的终局:不是零百加速,而是心跳加速-有驾

讲真,这操作就很灵性。以前的车企,卷的是三大件,是马力,是扭矩,是零百加速。后来大家发现这玩意儿用户感知不强,于是开始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现在好了,直接不装了,摊牌了,开始卷“心动”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如今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存量竞争了,而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最好的竞争手段,已经不是做个更好的蛋糕,而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领克这一手,就是釜底抽薪,它不去跟你聊技术参数,它直接把车开进你的梦里,让你把车和爱情这种虚无缥缈但又该死上头的东西绑定。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先看看领克扔出来的这颗“闪光弹”有多亮。CLTC综合续航1450公里。这个数字一出来,我就知道,又一个“颠了”的车企诞生了。1450公里是什么概念?就是你从北京开车出发,一路听着摇滚,唱着歌,等到了上海发现油箱和电池都还很有精神,甚至还能借你点电让你开个电磁炉,煮一碗泡面压压惊。这种续航,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是绝对的性能过剩。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一年也难得有一次超过500公里的长途。但为什么车企还要往死里堆续航?因为它要的不是你“用得上”,而是让你“心里爽”。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精髓: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当友商还在抠抠搜搜地计算电池成本和车重的时候,领克直接表示,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要把你按在地上摩擦。这就像修仙小说里,你还在辛辛苦苦炼气筑基,人家直接掏出一颗千年内丹吞了下去,当场渡劫飞升。合理吗?不合理。但有用吗?太有用了。它直接把用户的心理阈值给拉满了,以后任何续航低于1000公里的混动车,在用户眼里都成了“续航困难户”。卷死他们!给我往死里卷!

然后是那个“四座同享”的移动情绪培养皿。前后排都是Nappa真皮,都有通风、加热、按摩。这个配置一出来,我仿佛看到了产品经理脸上那种“我看你还怎么跟”的狰狞笑容。这已经不是在造车了,这是在开移动足疗城。你想象一下那个场景,你开着车,老婆在副驾,丈母娘和老丈人在后排,四个人同时开启按摩功能,伴随着哈曼卡顿23个喇叭放出来的《好运来》,车内一片祥和。什么婆媳矛盾,什么翁婿不和,在这一刻都和解了。这车卖的不是交通工具,是家庭和睦解决方案。写到这里我自己都觉得有点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车圈内卷的终局:不是零百加速,而是心跳加速-有驾

说到这个音响,我就想起我当年花大价钱买的那个索尼Walkman,现在估计只能当砖头用了,时代的眼泪啊。现在车里的音响,动不动就7.1.4声道,恨不得把维也纳金色大厅直接给你压缩到车里。这玩意儿有意义吗?当然有。因为当下的车,早就不是A点到B点的工具了,它是一个“压缩毛巾”,是一个在家庭和公司之外,能让你短暂喘息的第三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就是世界的王,你就是雷电法王。

车圈内卷的终局:不是零百加速,而是心跳加速-有驾
车圈内卷的终局:不是零百加速,而是心跳加速-有驾

再聊聊所谓的智能。LYNK Flyme Auto 2,星睿AI大模型,听起来都特别高大上。但你必须明白一个扎心的事实:决定智能座舱体验上限的,不是芯片算力,也不是UI设计,而是你家熊孩子的破坏力。决定自动驾驶成败的,也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小区门口那些走位飘忽不定、完全不讲武德的“老头乐”。

领克07 EM-P全系标配激光雷达,支持无图城市NOA。听起来很酷,是吧?但这套系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能帮你从北京开到上海,而在于它能在你家楼下那个画线歪歪扭扭、旁边还停着一辆僵尸自行车的“死亡车位”里,帮你把车停进去。它能识别超过30种复杂车位,这才是真正的科技与狠活。因为再牛逼的AI,都得为最不讲理的现实服务。你那个所谓的AI大模型,能理解副驾女朋友说的“我没事”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不能,那它就还不够智能。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的激光雷达再多,也算不过人情世故这本账。

所以,领克07 EM-P赞助一个恋爱综艺,这步棋走得非常阴险,也非常高明。它撕下了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赤裸裸地告诉市场:我不仅要在线下用配置和价格跟你打“闪电战”,我还要在线上,在年轻人的心智里,打一场关于“信仰”的认知战。

会买奔驰的人,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徽带来的社交货币。会买特斯拉的人,买的也不是车,是一种“我比你更懂未来”的科技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领克现在要做的,就是把07 EM-P这辆车,跟“心动”、“浪漫”、“高情商”这些概念强行绑定。让潜在用户在看到这辆车的时候,联想到的不是冰冷的参数,而是在综艺里,男女嘉宾在车里那点若有若无的暧昧氛围。

最终,所有高大上的技术,所有堆料到牙齿的配置,都必须服务于一个最朴素的目的:让用户觉得“买它就是赚了”,让用户产生一种非理性的“信仰”。所以这车安全吗?当然安全,2000兆帕的热成型钢,硬得像金钟罩铁布衫。但这重要吗?不,最重要的是,它让用户觉得,自己不仅买了一个安全的铁盒子,还买到了一张通往“美好生活”的门票。

所以这辆在节目中默默护航的座驾,它不是在当助攻,它是在当主角。它用一种极其荒诞又极其现实的方式,给这个卷到三体人都气活了的车圈,好好上了一课。要么成仙,要么成盒,领克选择直接把战场搬进了别人的梦里。这操作,典中典。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