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路上碰到一个熟人,他坐在奥迪A4的副驾上,拿下墨镜看我一眼说:你都还没换车啊?这天降价这么厉害,真不是时候。我心里一边忍笑一边想,别说,的确不少朋友都在盯奇骏、CR-V这种价格下探到心动点。这轮行情里,奇骏的降价幅度最直接,估算下来,至少从原价16万左右,直接掉到11万,甚至有消息说,未来还可能再低到9万左右(这段先按下不表)——你说,谁能想到日系老牌耐用家族会沦落到靠白菜价来洗市场。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奇骏这次降价背后,其实有个微妙的信号。燃油SUV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了。没错——新能源车的小几何、比亚迪竟然在这个价位拉开了差距,有时候我会想:这些油车除了保养便宜点、耐用稳,真还能撑多久?难怪日产在市场里叫耐用大沙发,但潜台词就是:未来竞争戏码,得靠新能源秀场。你试想,一个SUV的研发、配件供应链,从零部件到整车装配,除了耐用之外,没有多少新鲜玩法——就像我们买家具,耐用很重要,但也要看怎么搭配。
但说到这,我又得反过来想——奇骏的这个耐用标签,要说还能撑多久?我觉得,问题关键在于技术迭代速度。你看新能源车型的APP、智能化配置,一年换一代都不稀奇,甚至很多用户都觉得科技越炫越耐用——这是个比较直观的感受。而奇骏过去靠省油、耐操赢得市场,但现在人们越来越在乎会不会智能断层。毕竟,没什么比十年大沙发更让人心安,但也没人等得起十年不出新。
这让我突然想到:奇骏的动力系统,虽然平稳,但已经成了稳的代名词。2.0自然吸气的引擎,别看不太帅,油耗算体感还好,百公里估计在7-8L(这段样本少,体感最大可能略高点)。它的后排空间,真是宽到奢侈,超过2.7米轴距,腿够伸,头顶还剩一拳。想想家里两个娃,长途坐这车像去喝茶一样。
但内饰……哎,真不敢说。在新能源车里切换多彩大屏、炫酷灯光已是潮流。奇骏的内饰相对土气点,黑色面板、硬质塑料大面积,虽然做工还算过得去,但缺乏点感觉。配置更别说,别期待全景天窗、超大中控屏,基本还是那种拿到手能用、用得稳的水平。
便宜是个血淋淋的事实,市场把这类车价格压到那么低,问题就变成:你还得考虑未来的转手价,怎么在二手市场上不赔得太惨。燃油车的二手成交量,早就被新能源车赶超,卖的价格优势也逐渐变得虚幻。现在的问题是,买了奇骏,到底是捡个便宜囤着,还是为了今后省心,用个几年再说?
我记得问过一个修理工,他调侃说:燃油车就像老古董,能跑就行,手机都升级到5G,你还用那款3G。这话让我一瞬间明白:未来可期,但也要理解,旧车耐用再好,也有被淘汰的那天。
奇骏也有它的优势人群。你要是家里原来就是传统燃油车阵营,除非新能源配置不到位,否则真的换新能源会觉得麻烦,比如有段时间担心电池寿命、充电难。那这车倒是省心,不折腾,继续用,就是个稳稳的幸福。我还碰到个朋友,他家两孩,他以为奇骏的空间够用,油耗也不算太高,买了之后,觉得就这了:大沙发,坐着舒服,能拉家用,价格还能接受。
别忘了早就有人说,买车不能只看价格。我娘的观点——只看价格,买的都是旧的,其实也在提醒我:未来你会不会后悔后续的科技体验?更别说,新能源刚刚突破成本关,市场拐点还没完全到,但白菜价策略,将来也许只是短期应急的救场。你问:这车未来还能买出燃油车的感觉吗?我也在想,或许只剩记忆中那种耐用的沙发。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奇骏的能不能继续耐用这条线?还真不好说。各家都在追智能+电动,这就像我们买手机,更新换代快得令人发指。有时候我会觉得,未来不会是科技越炫越耐用,反而会变得越升级越花哨,旧的就像落伍的老古董。这么想,如果你现在用的奇骏还能坚持再用个三五年,那是赚了。可要是未来的市场,真跟我猜的类似,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可能还会攀升,燃油车反而越来越难买。
谁又能告诉我,城里的快递员、修车师傅,他们平常最担心的是什么?我猜,有一部分其实是:你对车要求不高,省心最重要。奇骏那一股我就是大沙发,也许还能骗到一部分实用主义者。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车内那些过时的配置,不就像用过期的面膜一样,也许还能凑合,但逼格突然就掉了。
可触摸的细节是什么?就是那天我在停车场,看到一辆奇骏,车尾的小牌依旧清楚,反光漆面皮光亮,似乎没怎么折腾,明显就是那种家用老江湖。旁边一个卖菜的大叔看了一眼说:这车真耐用,拉点菜都行。他们对于车的理解,是厚重的、实实在在的耐久,而不是追求那点花哨技术。
市场的这场大洗牌,谁又知道未来的套路?奇骏还能不能靠价格、靠沙发赢得家庭青睐?我倒觉得,关键还在於你是不是正需要这一份安稳。毕竟,没人想耗费太多心思在科技折腾上,尤其是在这信息碎片化、变化迅速的时代。
那你说,下一辆车你会选什么?会不会也像我一样,心里留点悬念?问问自己:是不是就为了那个实实在在的耐用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