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大众的新能源转型,正在步入“交卷”前夕。

2025年上海车展上,大众汽车携三款ID.系列概念车正式亮相。这三款重磅新车——一汽-大众ID. AURA、上汽大众ID. ERA和大众安徽ID. EVO,覆盖了纯电紧凑级轿车、增程式全尺寸SUV和纯电全尺寸SUV三个细分领域,折射出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全方位布局。

根据大众集团最新规划,至2027年将在中国推出超过20款新能源车型,涵盖纯电动、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型;到2030年,集团旗下各品牌将在华提供约30款纯电动车型。而大众在华研发的纯电平台CMP与CEA电子电气架构将成为大众在电动化、智能化时代的全新技术底座。

从产品规划到技术底座,大众“在中国,为中国”的战略目标即将迎来“交卷”时刻。通过这三款概念车的产品定位与技术亮点等信息,已经能看到大众品牌在华新能源转型的未来之路。

上汽大众ID. ERA:增程式旗舰SUV的破局之道

对于中大型、全尺寸SUV而言,相比成本高、续航受限的纯电动方案,混动方案更受用户欢迎。而“门槛”更低的增程式方案则成了近年来的热门,不少自主品牌的增程式大尺寸SUV相继热卖,成为不少车企关注的焦点。

尽管增程技术曾因“门槛较低”而遭质疑,但对于技术底蕴深厚的传统车企而言,如何在这一基础上实现差异化竞争,才是决胜关键。由上汽大众打造的ID. ERA便是一款增程式全尺寸SUV,在产品定位上,新车融合了豪华舒适的大型SUV特质与续航无忧的增程技术路线,试图为大众品牌在新能源时代打开一个全新的细分突破口。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作为大众“油电同进”战略下的产物,ID. ERA凝聚了大众在传统动力和电动科技两方面的优势。其增程系统采用了一台大众明星发动机——EA211 1.5L四缸增程器,这款发动机凭借体积小、效率高、运行平顺、可靠性出色、NVH控制优秀等优势,为ID. ERA在能效表现、舒适性和平台适配上提供了坚实支撑。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外观设计方面,新车也颇具现代与科技感。前脸采用分体式LED大灯和贯穿式发光LOGO,车侧腰线平直硬朗,配合悬浮式车顶和宽厚轮拱,凸显稳健大气的姿态。

从配置来看,新车也迎合了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趋势,不仅搭载后排娱乐屏、第二排行政座椅、副驾女王座椅等舒适配置,还加入了基于中文大语言模型的AI智能助手与城市导航驾驶辅助(NOA)等配置。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要知道,此前大众并未选择将混动技术作为电动化的过渡方案,但如今却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了这一车型。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孟侠也表示:“混动技术是我们‘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重要一环。在转型过程中,我们将为用户带来更多ID. ERA概念车这样的智能新能源车型,让他们在长途旅行中轻松无忧。”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以合资品牌的身份加入增程赛道,不再固守纯电单一路线。这一转变既是为了满足中国用户的多元化需求,也是大众利用自身发动机技术优势重新赢回市场主动权的尝试。通过EA211等成熟技术的加持,ID. ERA有望缓解消费者对增程式车型耐用性和经济性的疑虑,在长途出行和能源补给便利性上提供安心感。它也将为大众品牌“油电同进”发展的新局面提供现实佐证。

ID. ERA的亮相被视为合资车企寻求新能源转型突破的一个样本,体现出传统巨头开始以更灵活务实的策略,参与到由中国本土创新引领的技术竞赛中。

一汽-大众ID. AURA:紧凑纯电轿车的新范式

ID. AURA是由一汽-大众推出的纯电动紧凑型轿车概念,作为大众品牌全球首款基于全新紧凑型主平台CMP开发的车型,它的目标用户直指中国的年轻家庭。

作为CMP平台的首发作品,ID. AURA展示了大众在紧凑级纯电技术上的最新成果。新车依托大众CEA电子架构打造。ID. AURA配备了智能座舱和数字互联功能,全新的UI/UX理念如智能手机般易于操作,内嵌于标配的大尺寸中控台,并拥有大语言模型的拟人化AI虚拟助手加持;辅助驾驶则支持L2级高级驾驶辅助系统。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这些配置表明,曾专属于高端车型的智能科技如今正逐步下探至紧凑级市场,而合资品牌的大众也开始以“降维打击”方式,打破自主品牌在智能化普及上的先发优势。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ID. AURA的出现,也预示着大众重塑在华纯电产品的重要一步。一方面,大众希望通过这款新车来吸引更多年轻家庭消费者,从而打破由特斯拉与新势力品牌形成的“纯电垄断”局面;另一方面,凭借大众的平台化造车以及供应链管理能力,ID. AURA的量产版车型有望实现更加亲民的价格,从而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总体来说,ID. AURA是大众探索新时代“走量车型”路径的指导典范,也将验证大众汽车能否在下一个时代依旧是“中国大众”的汽车。

大众安徽ID. EVO:智能纯电SUV的前瞻演绎

在中大型、大型SUV市场,纯电动技术一度因续航焦虑与能耗问题而被视为“非主流选手”。

通常来说,100kWh的电池只能为一台全尺寸SUV提供约600公里左右的续航,如果电池容量继续加大,不仅会造成车身过重,成本更高等问题,通过电池堆砌得来的续航也将在补能时得到“负反馈”——单位时间内充入的续航会更短。

而大众安徽带来的全尺寸纯电SUV ID. EVO则希望解决这一问题。ID. EVO在三电技术上紧跟前沿。其动力系统采用了800V高压纯电架构,支持超充技术,官方称CLTC续航里程可达700公里,搭配大众汽车集团携手合作伙伴在中国构建的2万多个充电端的大型超充网络,能让这款车带来更好的补能体验。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另一方面,智能化同样是ID.EVO的关键。新车集成了大众新一代智能座舱和驾驶辅助技术,支持集成了中文大语言模型的3D拟人化虚拟助手与OTA远程升级,同时支持L2级别的驾驶辅助功能,可实现城市、高速道路上实现辅助驾驶功能。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大众安徽ID. EVO概念车的发布,也象征着大众品牌在华新能源布局从产品到研发的又一次升级。大众通过积极与土科技企业合作提升车辆智能化、电动化水平,缩短与国内头部玩家的差距,避免掉队;同时,ID. EVO展现的高效、高智能理念也符合当前中国电动车消费市场需求。

首款增程车落地,大众完全融入“中国节奏”-有驾

大众安徽作为“合资2.0”模式的探索者之一,通过ID. EVO这款概念车展现了合资车企在华转型的速度。可以预见,该车型的量产版本也将成为大众在纯电市场的竞争中的又一筹码。

写在最后:

从ID. AURA、ID. ERA到ID. EVO,每款概念车都承载着大众对中国市场的独特思考。

从驱动类型,再到智能化功能。大众不拘泥于单一方案,也不限制技术路线,只为带来更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产品。

大众并未执着于技术路线之争,而是在“如何将路径走通”上投入更多思考。其严谨又不失弹性的布局策略,为合资阵营提供了一种可复制的转型样本。对于百年大众来说,“在中国,为中国”的征程即将进入成果期,其后续表现值得业界持续关注和思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