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踏板跌破两万块,这事儿本身就挺魔幻的。
这哪是降价,这是掀桌子,是闪电战,是把所有人都拉到泥潭里打滚。钱江鸿250,赛科龙RT2,无极SR250GT,一个个跟商量好了一样,直接把价格打到一万七,一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决绝。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这帮哥们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整个市场都弥漫着一股火药味,好像下一秒就要喊出“为了部落”然后集体冲锋。
但诡异的是,价格打下来了,用户反而开始“圣人模式”了,一个个在论坛里发帖,不是问“这车值不值得买”,而是问“这车敢不敢骑”。你看,这就是人性的矛盾之处,便宜的时候你怕他偷工减料,贵的时候你骂他没有良心。
现在买车的第一性原理已经变了。以前我们聊的是什么?是马力,是零百加速,是油耗,是你这车能不能让我体验一把秋名山车神的幻觉。现在呢?现在大家聊的是ABS,是TCS,是“这玩意儿会不会在我压弯的时候把我甩出去变成一道美丽的抛物线”。讲真,这是一种消费观念的“返祖”,从追求虚无缥缈的性能快感,回归到了“活着”这个最基本的需求。活着,才是唯一的硬道理。
钱江这次就特别开窍,不知道是哪个高管被雷劈了还是怎么的,突然就悟了。他们不仅把双通道ABS和TCS这种“保命套餐”给你配齐了,还主动召回了一批漏油的水泵。这操作在国产摩托车圈里,简直就像三体人突然开始讲礼貌一样,让人受宠若惊。大家一看,哟,这浓眉大眼的家伙居然这么实诚,不像其他只会PPT造车的品牌,坏了菜了就说是用户驾驶习惯有问题。钱江这一手,不是技术上的胜利,是心理战的胜利。他告诉所有人:我不装了,我摊牌了,我就是想让你安安全全地活下去,顺便把钱赚了。
反观其他几位选手,就有点“典中典”了。赛科龙RT2,动力是猛,但没TCS,属于那种“出厂设置就是让你去修仙”的类型,油门拧大点,感觉轮胎随时要和地面说拜拜。无极SR250GT,操控不错,但安全配置说得含含糊糊,坐垫设计更是重量级,一米七以下的骑手坐上去,双脚离地,有一种“人类漂浮计划”的科技感。讲真,我一直不理解很多产品的PM,他们好像活在真空里,对人类的多样性一无所知,可能他们自己出门都坐轿子吧。
这些问题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傲慢,一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霸道。他们觉得用户就该为我这个牛逼的参数买单,至于你舒不舒服,安不安全,那是你自己的事。这种思维,在以前是能行的,因为市场是蓝海,大家都没得选。但现在,是黑暗森林。你不体面,就有人帮你体面。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越来越怕死了。年轻的时候总觉得人定胜天,现在觉得马路三大爷就能教你做人。你那个所谓的智能辅助系统,在实验室里跑得666,但你把它放到晚高峰的菜市场门口试试?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跟一个开着“压缩毛巾”的老头乐讲什么激光雷达?他连红绿灯都当成是节日气氛灯。所以任何脱离现实场景谈安全的技术,都是在耍流氓。那种悬空感,真他妈的要命!
你以为厂家们真是良心发现,开始关心用户的死活了?是,也不是。他们只是终于明白了一个掀桌子式竞争法则的B面:掀桌子的时候,你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桌子腿砸到脚。当所有人都开始拼刺刀的时候,谁的盔甲最厚,谁就能活到最后。这个盔甲,就是用户的信任,就是安全。所以你看,所谓的政策推动,所谓的行业协会建议,都是催化剂。真正让他们动起来的,是对“成盒”的恐惧。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魔怔了,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车企之间的竞争,已经从武侠小说里的华山论剑,变成了“道诡异仙”里的互相污染。比的不是谁的武功更高,而是谁能先让对方的心态爆掉,谁能比对方更疯。
所以,现在用户买车,买的已经不是一个交通工具了。他们是在给自己买一个“心理安慰剂”。钱江的召回,就像是给用户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他们“别怕,出事了我兜着”。这种承诺,比任何花里胡哨的参数都值钱。以后哪个品牌再出安全问题,大家看的不是你怎么道歉,而是你怎么行动。是鞠躬了事,还是直接换新?是发律师函,还是赔钱?一眼就能看出,谁是渣男,谁是想跟你过日子的。
摩旅这几年火得一塌糊涂,大家都想搞一场说走就走的“电子远征”,但很多人骑出去就再也没回来。这背后的安全评估、保险服务,几乎是一片空白。这块巨大的蛋糕,没人敢碰,为什么?因为水太深,责任太大。
所以,这场250踏板的价格战,打到最后,胜利者绝对不是最便宜的那个。而是那个能让用户在深夜刷到摔车视频时,能摸着自己的车标,长舒一口气,对自己说“还好我买的是它”的那个。
说白了,大家不是在选车,是在选一个出事儿之后,能让自己心里好受一点的甩锅对象。你以为你在买保险?不,你在买赎罪券。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