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汽车海外合作大会吸引15000辆订单,未来能否实现品牌扎根

遵义汇川,这名字,搁在地图上得拿放大镜瞅瞅。最近,这旮旯儿挺热闹。成功汽车,这名儿自带一股“不成功便成仁”的狠劲儿,在这儿攒了个海外“合伙人”大会。说白了,是企业自家搭台唱戏;往大了掰扯,是中国制造“扬帆出海”的一个小浪花。

有嚼头的是,一边厢,国内车市卷成了麻花,新能源、自动驾驶,新词儿Duang Duang往外蹦,闪瞎眼。另一边厢,像成功汽车这种“闷葫芦”,一声不吭,在海外市场捡着“金坷垃”。这反差,莫不是“你追逐诗和远方,我只想埋头搬砖”?

成功汽车海外合作大会吸引15000辆订单,未来能否实现品牌扎根-有驾

大会上,五湖四海的“掌柜的”济济一堂,又是热气球升天,又是篝火晚会搓手,气氛那叫一个热络。成功汽车的“出海”负责人也撂下了狠话,今年搞定15000辆,明年冲破25000辆。这数字听着挺提气,可细琢磨,汽车这玩意儿,又不是卖冰棍,售后、维修、零配件,环环相扣。这海外的“大饼”,真那么容易下咽?

成功汽车海外合作大会吸引15000辆订单,未来能否实现品牌扎根-有驾

陈鹏,一个“掌柜的”代表,撂了一句实在嗑儿:“这几年成功汽车的订单量蹭蹭涨,说明东西硬。”这话翻译一下,约莫就是“货还行,能出手”。但光“能出手”就够了吗?

要知道,中国汽车“下南洋”,可不是一路坦途。早些年,不少“愣头青”也摩拳擦掌,结果呢?水土不服,售后掉链子,牌子没立起来,灰溜溜打道回府。前车之辙,不得不鉴啊。

成功汽车海外合作大会吸引15000辆订单,未来能否实现品牌扎根-有驾

成功汽车玩的是“落地生根”,在巴西、阿根廷这些地方建了“散件组装厂”(KD工厂)。这招儿挺鸡贼,能压成本,能提效率,还能更快地接招儿。但也有个梗,海外厂子的当家、技术“反哺”、质量把控,都是硬茬儿。万一哪个扣儿没系好,那可就不是闹着玩儿的。

还有点得咂摸咂摸,成功汽车主攻的是微卡。这玩意儿,搁国内可能觉得土掉渣,但在一些“发展中”的地儿,那是实打实的“生产力”。就像当年诺基亚的老头机,虽然在国内被智能机摁在地上摩擦,但在非洲照样卖得溜。这说明啥?找准定位,很重要!

成功汽车海外合作大会吸引15000辆订单,未来能否实现品牌扎根-有驾

成功汽车能过海湾七国GCC认证、欧盟WVTA及ECE这些“洋标准”,说明在货的质量上还是下了点功夫的。但是,光靠“皮实耐用”就能在海外“扎根”吗?怕是有点悬。牌子、服务、吆喝,一个都不能少。

2024年海外销量破4000,同比暴涨268%,蹿到中国微卡出口前三。这数字确实扎眼。但咱得瞧瞧,这“前三”里,有多少是“过眼云烟”,有多少能真正“开花结果”?

成功汽车海外合作大会吸引15000辆订单,未来能否实现品牌扎根-有驾

当我们习惯性地把中国制造“出海”的原因归结为“人工便宜”、“政策给力”的时候,是不是忘了企业自己的“金点子”和对海外市场的“摸底”?

说白了,中国汽车“下南洋”,不只是卖车,更是卖牌子、卖服务、卖文化。成功汽车这次“合伙人”大会,与其说是庆功宴,不如说是招贤纳士,一块儿蹚浑水。毕竟,单枪匹马的时代早过去了,抱团取暖,才能走得更远。就像开头说的,这只是中国制造“出海”的一个小浪花,未来能整出啥动静,还得看各家的能耐了。希望他们能真正“得偿所愿”,而不是“昙花一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