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老百姓聊起买车,话题好像总绕不开电动车。
确实,开起来又安静又省钱,感觉特别新潮。
但就在大家都觉得汽油车快要过时,以后是纯电动车天下的时候,吉利汽车却干了一件让很多人有点看不懂的事。
他们没有一门心思地去死磕纯电动,反而是回过头来,花了大力气去整合欧洲那些老牌车企的发动机技术。
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难道是想开历史的倒车?
其实,这背后是一盘大棋,是吉利为了在未来的汽车市场里站稳脚跟,甚至是为了挑战目前国内新能源领域的领头羊——比亚迪,而做出的一个非常聪明的战略布局。
这事儿得从咱们普通人买车的烦恼说起。
纯电动车好是好,但“里程焦虑”这个词,相信开过或者了解过电动车的朋友都不陌生。
跑个长途,心里总得盘算着下一个充电桩在哪,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排大队的场面,更是让人头疼。
再加上电池用久了会衰减,换一块电池的价格又不便宜,这些现实问题让很多人在选择纯电动车时犹豫不决。
于是,一种既能当电动车开,又没有里程焦虑的车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HEV,开始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这种车,平时上下班通勤,用家里的电充电,成本很低,和纯电车没两样;真要出远门了,它还有一台发动机,加油就能跑,完全不用担心找不到充电桩。
这种“可油可电”的灵活性,正好解决了当前纯电动车的痛点,所以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
有专业机构预测,到2032年,全球插电混动车的年销量可能会达到1141万辆,是现在的一倍还多。
这么大一块蛋糕,谁不眼馋?
吉利看准的,正是这个正在重新崛起的巨大市场。
要想在插电混动这个领域做出名堂,最关键的技术是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以为是电池或者电机,但实际上,一台高效的发动机至关重要。
因为混动车在亏电状态下,就是靠发动机来驱动和发电的,发动机的效率直接决定了这台车省不省油,跑得远不远。
而在发动机技术这方面,咱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虽然进步神速,但和欧洲那些玩了一百多年内燃机的老牌劲旅相比,确实还有一定的差距。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出现了。
欧美的汽车巨头们当时一头扎进了纯电动的浪潮里,觉得发动机是夕阳产业,纷纷开始缩减发动机部门,很多顶尖的工程师和宝贵的技术资产都面临被“清仓处理”的局面。
吉利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海外淘宝”。
第一步,早在2010年,吉利就完成了对瑞典豪华品牌沃尔沃的收购。
这笔收购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但它的意义远不止是拥有了一个高端品牌。
更重要的是,吉利获得了沃尔沃几十年来积累的深厚技术底蕴,尤其是其世界一流的动力总成研发体系。
这就像是直接拜了一位内力深厚的武林高手为师。
接着,为了更好地消化吸收这些技术,2021年,吉利与沃尔沃共同成立了一家名为Aurobay的动力总成合资公司,专门把沃尔沃的发动机技术拿出来,进行深入的研发和创新,真正把“师傅的武功”变成自己的东西。
然而,吉利的胃口还不止于此。
到了2024年,吉利又与法国的雷诺汽车集团联手,成立了另一家名为“HORSE Powertrain”的合资公司。
雷诺在发动机领域同样是响当当的角色。
通过这次合作,吉利几乎将欧洲两大主流汽车集团的发动机精华技术和庞大产能都整合到了自己手中。
这种在别人不看好的时候果断出击、低价“扫货”的战略眼光,可以说为吉利节省了数十年追赶的时间和难以估量的研发资金。
有了从欧洲整合来的顶级技术,吉利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挑战国内插电混动市场的霸主——比亚迪。
比亚迪的DM-i技术凭借其出色的节油性能和驾驶体验,在国内市场上建立起了绝对的优势,其发布的第五代DM技术,更是将发动机热效率提升到了46.06%这个行业领先的高度。
所谓“热效率”,用大白话讲,就是加进去的汽油,有多少能量被有效利用来驱动汽车前进了,这个数值越高,车就越省油。
面对比亚迪树立的标杆,吉利没有选择回避,而是选择了正面迎击。
就在比亚迪高调发布第五代DM技术,宣称车辆综合续航超过2100公里之后不久,吉利也亮出了自己的王牌——全新的“雷神电混技术”。
这套技术的核心,就是那台集沃尔沃与雷诺技术大成的新一代发动机。
吉利宣称,这台发动机的量产最高热效率达到了惊人的47.26%!
虽然只比比亚迪高了1个百分点多一点,但在内燃机领域,每提升零点一个百分点都极其困难,这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意味着吉利在最核心的发动机效率上,实现了对竞争对手的反超。
搭载这套技术的吉利银河新车,同样也宣称其综合续航里程可以超过2100公里,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追赶,而是旗鼓相当的正面较量。
当然,吉利的目光看得更远。
除了在汽油发动机上发力,他们还在布局更未来的技术。
比如,计划在2025年推出可以同时使用甲醇和汽油的混合动力发动机,目标热效率将冲击更高的48.15%。
此外,吉利甚至已经启动了氢发动机技术的研发。
这表明吉利并不想把所有的宝都押在一条技术路线上,而是在各种有潜力的动力形式上进行布局,以应对未来多变的市场需求。
如今,中国的汽车市场早已不是过去那个跟在别人后面模仿的时代了。
除了吉利和比亚迪,像长城、奇瑞等自主品牌也都在全力研发自己的下一代高效发动机。
这场围绕核心技术的竞争,正推动着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向着更高水平迈进。
吉利通过并购与合作,巧妙地“借船出海”,用全球的智慧来武装自己,最终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这本身就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和变革的一个生动写照。
这场精彩的追赶大戏,才刚刚拉开序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