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电动车新规生效:全国严查“4必带3不要”

自9月1日起,我国电动自行车将正式实施新版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761-2024),对车辆安全性能、技术参数及管理要求进行全面升级。此次新规聚焦"安全"与"规范"两大核心,通过多项关键调整重塑行业格局,广大车主和生产企业需及时适应新规则。

9月1日电动车新规生效:全国严查“4必带3不要”-有驾

新规最受关注的调整是最高时速限制。所有电动自行车均须配备速度控制系统,当行驶速度超过25公里/小时时自动断电,从源头杜绝"超速隐患"。在整车重量方面,采用锂电池的车辆仍保持55公斤上限,而铅酸电池车型则放宽至63公斤——这一差异化规定既兼顾了不同电池技术的特性,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空间。

针对近年来频发的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新国标严格限制塑料部件使用比例,要求其总重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同时,制动系统标准显著提升,规定湿滑路面下的最大制动距离进一步缩短,配合鼓励安装后视镜的条款,多维度增强行车安全性。值得关注的是,虽未强制要求安装北斗定位系统,但若用户选择加装,则必须确保设备具备防拆卸和防篡改功能,为车辆防盗与轨迹追踪提供技术保障。

新规特别强调全链条防篡改设计,要求生产企业从生产环节入手,在车辆电路、控制器等关键部位设置物理或电子防护措施,防止用户私自拆除限速器、更换大功率电机等违规操作。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大执法力度,对销售不符合标准产品、提供非法改装服务的行为进行严厉查处。

对于现有车主而言,若车辆不符合新国标要求,建议通过正规渠道置换或升级合规车型;新购用户需认准产品标注的"CCC"认证标志,并核查随车提供的合格证、说明书等文件信息。日常使用中应避免私自改装电池、加装座椅等行为,定期检查刹车、轮胎等安全部件状态。

此次新国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动自行车管理进入"标准化+智能化"新阶段。通过科学设定技术参数、强化生产流通监管,既保障了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也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应及时了解规则变化,共同维护安全有序的道路环境。

#电动自行车9月起实施新国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