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相扣 暗流涌动 奥迪内战背后的车标江湖
车头闪耀的四环。是百年历史的沉淀。更是无法妥协的基因。纵使电动浪潮席卷。有些传统必须坚守。一汽奥迪这番宣言。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刀光剑影。直指同门兄弟上汽奥迪。
一场由车标引发的“内战”。正在奥迪中国的两大合资阵营间悄然上演。
01 四环符号,百年传承的沉重分量
奥迪的四环。绝非普通图案。
1932年。四家公司合并。奥迪、DKW、霍希、漫游者。环环相扣。结成联盟。这是奥迪的起点。也是其灵魂所在。每一个圆环。都承载着一份历史。一份承诺。
一汽奥迪深知其重。
“闪耀于车头的标志”
“深植于血脉的严苛标准”
他们拒绝隐藏式门把手。
不向顶置风潮妥协。
安全绝不向设计低头。这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对品牌正统的捍卫。
02 上汽奥迪,破局而生的换标革新
上汽奥迪选择了另一条路。
全新的电动子品牌AUDI。
首款战略车型E5 Sportback。
预售价 23.59-31.99万元。
它大胆地取消了经典四环车标。
采用了AUDI英文标识。
设计语言全面革新。
无框车门。
隐藏式门把手。
车顶激光雷达。
流媒体外后视镜。一切为了空气动力学。为了智能感知。为了年轻市场。这是一场冒险。也是一次突围。
03 销量困境,暗战背后的残酷现实
上汽奥迪的换标决策。并非空穴来风。
市场表现难言理想。
7月数据触目惊心。
A7L销量1600辆。
Q5 e-tron仅70辆。
Q6为730辆。存在感薄弱。压力巨大。
相较于一汽奥迪稳定的销量基盘。
这样的差距显而易见。换标或许是一场豪赌。旨在激烈的市场变革中。寻找新的生存空间。
04 双轨战略,奥迪中国的未来博弈
奥迪在中国。似乎正在推行“双轨”品牌策略。
一方面保有传统品牌认知。
另一方面针对本地市场推出新产品。一汽奥迪坚守四环。
强调安全与驾控的工程标准。
上汽奥迪探索新路。
采用更贴合数字生态的视觉语言。
短期内。品牌讨论必然波动。
长期看。关键在于产品能否经受市场检验。用户体验。安全标准。这些才是最终的试金石。
05 车标演变,时代洪流中的必然选择
纵观汽车发展史。
车标的演变从未停止。
它反映行业趋势。
体现文化变迁。
彰显科技发展。
奔驰的三叉星。
宝马的蓝天白云。
无不历经演变。
电动化时代。
简约主义成为主流。
扁平化设计大行其道。
奥迪自己在2016年。
也取消了四环的镀铬效果。
采用纯黑色设计。变革。本就是汽车工业进化的一部分。
四环相扣。才是奥迪?
或许。
比车标形式更重要的。
是车标背后所代表的品质。
纵使电动时代。
不妥协的基因未被改写。
这场“内战”没有赢家。
也无法通过嘲讽解决。
真正的答案。
不在公众号的文章里。
而在市场的手中。
在消费者的心里。
时间会证明一切。
无论是四环还是字母。
品质与体验。
才是永恒的标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