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暴涨引发巨震!日系车企惨遭重创,丰田意外巨亏,马自达斯巴鲁更是血流成河

日本车企老板们的办公桌上,一份最新的数据报告,凉得像块冰。这已经是日本车对着美国出口,连续第五个月拉响警报了。最新的同比跌幅,更是直接干到了13.8%,比上个月的10.1%还难看。

谁能想到呢?那个当年靠着省油耐用,硬是在美国市场啃下五分之一江山的汽车王国,如今正被关税这把钝刀子,一刀一刀地割肉,血流不止。

要说这几年全球汽车圈谁最头大,特朗普的关税大棒,绝对是绕不开的坎。他一上台,这根大棒就挥舞了起来,最初给日本车和零件定下的税率,高得吓人,27.5%!后来是降了点,到了15%,可这数字,跟特朗普上台前那2.5%比,还是整整六倍啊。

钱就这么烧没了

关税暴涨引发巨震!日系车企惨遭重创,丰田意外巨亏,马自达斯巴鲁更是血流成河-有驾

这感觉,就好比你每天上班过路费,从两块五毛钱,一夜之间涨到了十五块。就算人家告诉你这已经是“折扣价”了,你这心照样疼得厉害。翻开丰田的账本,那数字更是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光是今年第一季度,关税就让这家日本最大的车企,凭空没了4500亿日元。

这可不是小数目。照这个速度烧下去,丰田一年就得搭进去1.4万亿日元。这是什么概念?简单算一下,差不多就是每个小时,都在烧掉一百万美元。丰田家大业大还这样,那些更指望美国市场的兄弟们,日子只会更惨。

就说关税政策推迟执行那一个月,整个日本汽车行业,每天的损失就高达30亿日元。马自达和斯巴鲁,绝对是这场风暴里的“重灾区”。有人预测,这个财年马自达要因为关税损失2333亿日元,斯巴鲁也跑不掉,损失差不多2100亿。

最后谁来掏腰包

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最后都会一层层地压下来,压在每一笔生意,每一个普通人身上。要知道,日本超过三成的汽车都卖到美国去了,今年这比例也差不多。关税这堵墙一立起来,成本的洪水就跟着漫过来了。

关税暴涨引发巨震!日系车企惨遭重创,丰田意外巨亏,马自达斯巴鲁更是血流成河-有驾

你看那造轴承的巨头NSK,今年4到6月,利润就少了14亿日元,全拜关税所赐。丰田旗下的那些零件供应商,也只能硬着头皮,去跟客户商量涨价。电装公司的高管松井靖就说得很实在,只要你能拿出证据证明成本涨了,客户也不是不能谈,但这种来来回回的拉锯,太耗心力了。

涨价,成了最没辙的办法,但又不能不走。马自达已经悄悄地把在北美的热销车CX-5的价格往上调了。有分析师估计,等到明年春天新车上市,日本车企怕是要来一波集体涨价潮。但谁心里都清楚,涨价这事儿,跟走钢丝没两样。

涨少了,补不上窟窿;涨猛了,消费者可不惯着你,直接用脚投票,买别人家的车去了。丰田和本田嘴上说得好听,叫“运营成本上升”,死活不提关税俩字,可账本骗不了人。这背后,是整个日本汽车工业金字塔的剧烈晃动。

搬家就能解决问题吗

家底厚的大企业,或许还能硬扛一阵子。但那些在生存线上挣扎的小供应商,根本没法还手。日本特殊陶业公司就预计,关税会让公司利润直接砍掉190亿日元。就算他们拼了老命去调整生产、去谈判,最多也就能把损失控制在60亿日元。

关税暴涨引发巨震!日系车企惨遭重创,丰田意外巨亏,马自达斯巴鲁更是血流成河-有驾

为了躲开这堵墙,日本车企只能把工厂往美国搬。但这更像是一场押上身家的豪赌。本田在美国的本地化生产比例已经很高了,有70%,丰田也到了50%。可像三菱这种在美国没厂子的,连申请关税减免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干瞪眼。

可建厂是拍脑袋就能定的事吗?丰田在肯塔基州扩建工厂,一口气就砸进去13.3亿美元,这还只是它在美国总投资计划里的一小部分。钱是花了,新问题又来了。美国的人工有多贵?原材料供应有多复杂?想在短时间里把产能提上来,简直是天方夜谭。

更气人的是,隔壁韩国同行比他们机灵多了。现代汽车早在关税生效前,就跟玩命似的往美国抢运汽车。本田只能临时从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工厂调货,但这终究是救急,不治本。连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公司都说,从亚洲到美国的船早就满了,运力紧张得要死,加船都没用。

笔者以为

回头看,这半个世纪里,日本汽车业已经第四次在美国人这儿吃瘪了。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省油的日本车在美国火了,市场份额从5.7%飙到21%,结果招来了第一次围堵。80年代,美国逼着日本“自愿”限制出口;90年代,又要求把零件本地化比例提到56%。

关税暴涨引发巨震!日系车企惨遭重创,丰田意外巨亏,马自达斯巴鲁更是血流成河-有驾

以前每一次,日本车企都挺过来了,总能找到活路。但这次,剧本好像不一样了。今天的美国市场,早不是当年的样子。特斯拉的电动车正满世界乱杀,福特、通用这些老牌巨头也在拼命转型。而在这条新赛道上,日本人,明显慢了半拍。

连消费者都开始抱怨,日系车那万年不变的内饰,功能落后的车机系统,正在一点点磨掉他们最后的耐心。关税大棒就在这个节骨眼上砸下来,无异于在旧伤口上又撒了一大把盐。

更要命的,是产业被掏空的风险。美国人步步紧逼,就是想让你把核心的生产线都搬过去。这等于是在一点点挖空日本制造业的根。那个曾经靠着政府扶持和贸易保护长大的汽车帝国,如今成了全球贸易战里的靶子。从1979年出口美国190万辆的辉煌,到今天的连续下滑,日本汽车的“美国梦”,真的要醒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