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

说到丰田皇冠陆放,想必不少人最近都听说了这个消息:价格现已跌到30万以内,官方公布8月份销量接近5000台,看起来相当有面子。大家都很关心一个问题,为什么这辆尺寸接近中大型SUV的丰田车,会在短短一两年内,被市场的价格卷成这样呢?真的值得买吗?还是说,这背后其实还隐含着消费者的一些无奈选择?今天咱们就不拐弯抹角,大白话给大家分几个层面聊聊。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买丰田皇冠陆放的人,图的到底是啥?是气派,是实用,还是价格呢?你说他便宜嘛,也不算,毕竟收个30万还是得咬咬牙。但你要说他特别高端吧,他也只是丰田家族里的一款车,和BBA那三兄弟还差点意思。那为啥愿意掏钱呢?

先说句实话,皇冠陆放其实走的是一条非常聪明的路线。丰田很懂中国市场,知道国人买车,既要面子,也要里子。要车大,要配置高,还要可靠耐造。你说汉兰达卖得好,皇冠陆放就比它再高级半格,配置再多一点,空间再大一丢丢。关键是啥?皇冠车标一扶正,好歹也是一代人的情怀,坐在车里脑海里都得响起那句“丰田皇冠,您的尊贵之选”。只不过,如今皇冠车标变成SUV,情怀变成了实用。

但市场最终比拼的,还是价格和销量。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皇冠陆放卖掉了4970多台,对比7月提升了500多台,放在中大型SUV这个级别里,卖得算优秀的。可回头一看,汉兰达当月卖6565台,这可不是个小数量。也就是说,陆放即使价格下探,终究被汉兰达吊了一头。问题来了,大家为什么还是更爱汉兰达?

汉兰达的成功其实是惯性思维在起作用。大家习惯性认准汉兰达,有口皆碑,换代也要争先恐后排队买。哪怕新出的皇冠陆放加了点配置、尺寸大一丁点,价格差距又缩小,很多人还是抱着“买汉兰达肯定没错嘛”的心态。大部分买这个级别丰田SUV的,其实不想折腾,图的是省心。你说新车,哪怕再好,还是要多观察两年。

不过,皇冠陆放也有自己明显的优势。你看,汉兰达起步只有个18寸轮圈,陆放直接给你20寸;内饰直接讲真皮座椅,方向盘全系上真皮,门板也不吝啬。汉兰达只有顶配才有的JBL音响,陆放次顶配以上就能体验。再说配置,中低配倒车影像,高配上L2级辅助驾驶,360度全景,实用性和高阶感兼顾。就算动力一样(2.0T和2.5混动),但走近了你一摸,陆放的细节处理确实更精致,动力总成同源但质感略高半级。

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买陆放性价比就高吗?事情没这么简单。虽然价格降了,但买陆放的主力用户,还是那批心态小资、喜欢尝鲜又重视丰田品牌的群体。你让本来预算刚好够汉兰达的人,多掏两万买陆放,其实很多人宁愿选老牌子;你让本来就崇拜BBA的人考虑陆放,人家觉得掉份。所以陆放销量才刚刚接近5000台,一下超过1万台恐怕还很难。

还有个问题值得想,为啥皇冠陆放这批车整体价格下探这样的明显?其实买SUV的用户分好几种:一种是死守预算的刚需派,一种是希望一步到位的升级派,还有一类是特别关注新车折价率。有的人就怕买车像买股票,买了就被套牢。丰田SUV的传统优势除了皮实耐用,还有保值率高,但新车刚出不久价格高,二手市场还没反应过来,现在降价,是不是给了前期买家一记“闷棍”?以后刚上市的新车大家都观望,那厂商怎么提振信心?这其实是整个市场内卷下的缩影。

咱们也得承认,陆放的三排空间其实依然挺鸡肋。轴距才2米85,比起真正的中大型SUV,其实第三排只是个摆设。放两个成年人进去坐三五公里还行,长途就别折腾。要真是图大家庭出游,还得看MPV,乐道-腾势D9赛那那种。陆放更多是给“想要大,但又没那么多实际需求”的人设计的。第二排空间表现尚可,腿部伸展不错,但你要说三代同堂一家老小全挤进来,那实属勉强。

再回到配置这块,国产新能源车这两年一直在内卷价格和科技感,但丰田还得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优化。陆放虽说升级了高通芯片、12.3寸大屏,但对比纯电新势力的双联屏、全车智能互联,还是差了点新鲜劲。但你要看那些开丰田、日产十几年的老用户,哪怕没有无脑智能,那种“开不坏”的口碑,依然让他们心安理得。就是你买陆放的时候放心关心这些科技配置,到开五六年后反而觉得最值钱的还是发动机皮实、养车省心、油耗低。

油耗这一块,2.5L混动加E-CVT的组合,百公里5.8L油耗,这是真的香。你让同级别的德系2.0T SUV试试,跑不下来这个数,走走停停的城市路段还得高不少。就冲着这一点,很多有用车经验的朋友还是优先考虑“经济适用男”陆放和汉兰达。动力方面别想太多,横置发动机、8AT或者E-CVT,家用为主绰绰有余,真想追求性能的人,恐怕压根也不在这两台车的消费圈层。

还有点挺有意思的事,现在车企卷得这么厉害,丰田还能稳住这套打法,其实也是本事。人家心里明白,这一波用户都是“求稳派”,可能看不上国产品牌的求新求异,也不稀罕豪华品牌的溢价,关键是要耐用、保值、后期省心。你说现在价格跌下30万,买辆机会,是不是就值?其实要我说,买这个车更多的是一种“就这样,省点事”的结果。咱们中国人买车,八成都抱着别找事、别出毛病、也别太张扬的心态。陆放正好踩在这个心理点上。

最后大家想没想过一个事,以后这种20多万的合资SUV,终极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是空间?是价格?是配置?还是品牌?别看现在皇冠陆放卖到30万以内都还叫嚷着“贵”,再过几年,估计同价位市场,还得被更多新能源和自家兄弟车型分去一大块。老一辈的品牌光环没了,真正拼到最后的,就是产品本身的差异化、生存力。看似都是钢铁油箱、四个轮子,可真正靠谱好开,省心皮实的,还真是少数。到头来买车其实就是买的省心和安心,图点面子也好,图个舒适也好,过了那段新鲜劲,最后留下还是那些知根知底的家伙。

至于皇冠陆放这一波降价和热销,我看还得再观察一年,毕竟老百姓的钱包实打实,大家都不是冤大头。降价是真香,但牛市不常有,谁都在等一个“最合理的出手时机”。马路上陆放跑得多了,才算真正被市场承认,现在谈“翻身”还早。反正买不买都别跟风,想清楚了,自己踏实了,才是真理。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有驾
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有驾
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有驾
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有驾
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有驾
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有驾
皇冠陆放降到30万以内,销量涨,配置空间优缺点明显-有驾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