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主大概怎么也想不通,自己的车怎么突然就不香了?明明是车市传统的银十销售旺季,结果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数据一出来,到10月26号,同比去年竟然还降了7%。可另一边呢?比亚迪一个月卖出去44万辆新能源,零跑、蔚来、小鹏的数据更是亮眼,同比增长动不动就是百分之八九十,简直是冰火两重天。
别扯那些虚的,直接算笔账,这事儿就透了。
就拿一个月跑1320公里来算,这是个很普遍的通勤里程。家里的充电桩,晚上睡觉时侯充,一度电也就三毛钱左右。一台纯电车,百公里电耗算它15度,一个月下来,电费顶天了也就一百出头。而那台百公里油耗7升的燃油车呢?按92号汽油每升8块钱算,一个月油费至少740块,这还是往少了说。再加上保养,燃油车一年没个千把块下不来,电动车几百块搞定。这么一算,纯电车的用车成本,说是燃油车的十分之一,一点水分都没有。这不是宣传口号,这是每个月从口袋里掏出去的真金白银。
有人立马跳出来说,外面充电贵啊,高速服务区一度电快两块了,特斯拉车主在北京市区充半小时花了八十多!没错,这事儿是真有。但问题是,谁家用车天天趴高速上充电呢?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户,百分之九十的场景都是晚上在家慢充,偶尔出个远门应应急,那点高价快充的费用摊到全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长期的不确定性,比如二手车残值,哪有眼前的月供和油钱来得实在?
而且,你以为买新能源的都是图新鲜的有钱人吗?恰恰相反。今年新能源车销量的最大增量,全在那些便宜的小车上。数据显示,今年前九个月,A00和A0级,也就是那些微型和小型纯电车,销量加起来超过214万辆,同比增长了57.1%。这说明什么?说明工薪阶层才是这波浪潮的主力军。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也证实了,中国有车家庭里,超过八成开的都是20万以下的车。所以,真正的战场,从来都不是那些几十上百万的豪华电车,而是20万以内的这片红海。
过去总有人念叨,纯电车续航虚、冬天打折、安全性没底。可为啥在这些声音里,10月份的销量还能集体创新高?因为技术在玩命往前跑。什么800V高压平台,什么超快充,以前只在高端车上听说的东西,现在十几二十万的车都给你配上了。日常通勤的充电焦虑,正在被一点点抹平。
你看那些10月份卖爆了的牌子,极氪、领克、深蓝,他们干了什么?就是把过去燃油车时代三十万车才有的智能驾驶、大屏幕、主动安全配置,一股脑塞进了15到20万价格带的车里。同样的价格,一个给你毛坯房,一个给你精装修,这选择题其实一点都不难做。
所以,10月份的这场集体爆发,说白了就是一场用户用钱包投票的革命。当价格足够实惠,用起来又省钱,体验还比同价位的燃油车好上一截,市场的风向自然就变了。
这股风,才刚刚起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