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鄙视增程的何小鹏,为何手握63度电池“真香”了?

好家伙,何小鹏这浓眉大眼的,终究还是学会了“背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带着小鹏汽车,在纯电这条独木桥上一路走到黑时,他却云淡风-轻地在社交平台扔下了一颗炸雷:小鹏X9要搞“超级增程”。

这一声,比平地惊雷还-响,整个车圈都跟地震了似的。

要知道,当初对增-程技术最不屑一顾,话里话外都透着一股“那玩意儿也配叫新能源?”

优越感的,就是这-帮搞纯电的“原教旨主义者”。

这才几年功夫,那个曾经信誓旦旦的“理工男”,怎么就突然换了副面孔,还把“背叛-”说得如此清新脱俗?

这背后要是没点故事,你信吗?

让我们把记忆的倒带键按回几年。

那会儿的新能源江湖,鄙视链清清楚楚。

搞纯电的看-不起搞增程的,觉得那是个拖着油瓶的“杂牌军”,是技术上走了捷-径的投机分子。

小鹏作为国内最早all in纯电的新势力之一,自然也是这鄙视链顶端的核心成员,浑-身散发着技术宅的骄傲。

可现实这玩意儿,专治各种不服。

隔壁的理想,就靠着一款-增程车,硬是从一片红海里杀出血路,数钱数到手软;更别提后来居上的问界,靠着-华为的光环加持,在增程市场里横冲直撞,把“老大哥”们都打懵了。

看着人家大口吃肉,自己这边还在为每个月的销量KPI愁白了头,你要是何小鹏,你心-里能不犯嘀咕?

成年人的世界里,情怀固然重要,但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所以,何小鹏这次转身,哪是什么幡然醒悟,分明是一次教科书级别的“打不过就加入-”。

曾鄙视增程的何小鹏,为何手握63度电池“真香”了?-有驾

他那套官方说辞,什么“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要用不同技术满足不同用户”,-听听就好。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漂亮得能写进公关稿范本,但真正的潜台词其实就一-句:“兄弟们,我也要搞增程赚钱了!”

不过,他这话里也藏着一句最关键的“亮肌肉”——“只有真正具备做好纯电的能力,才-能做出更好的增程。”

这话既是给自己的“背叛”找了个台阶下,也是直接把战书甩到-了理想和问界的脸上。

真正让这张战书分量十足的,是他甩出的王炸:“63.3度大电池+60L大油箱”。

这组合拳打出来,行家一看就知道,这小子是来掀桌子的。

过去,大家对增程车最大的-槽点就是电池太小,一旦没电,那台小排量发动机就开始声嘶力竭地嘶吼,动力又弱-油耗又高,体验极差。

可小鹏这套玩法完全反了过来。

63.3度的电池,比市面上不少入门-纯电车的电池都大,足够让小鹏X9这个大家伙在城里纯电跑上四百多公里。

这意味着,在-绝大多数日常通勤场景里,它就是一台安安静静、舒舒服服的纯电MPV。

而那个60升的大油箱,简直就是个移动的加油站,让这台车的综合续航直接飙到了恐-怖的1602公里。

所谓的里程焦虑,在这台车面前,仿佛成了一个笑话。

何小鹏这不是在-做增程,他这简直是给一台续航超强的纯电车,配了一个永不掉线的超级充电宝。

这-种产品逻辑,根本就是降维打击,直接把增程车的用户体验提到了一个全新的层次。

当然,江湖从来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你亮出家伙对手就束手就擒。

小鹏想靠一个“-续航核弹”就一统江湖,显然是想得太美。

曾鄙视增程的何小鹏,为何手握63度电池“真香”了?-有驾

理想和问界在增程领域经营多年,早已在-用户心中种下了智能化、家庭舒适的标签,品牌护城河挖得又深又宽。

而且,小鹏过-往的车型主打两驱,现在要进入高端家庭MPV市场,没有一个强悍的四驱系统,恐怕很-难说服那些愿意花三四十万买车的金主爸爸。

更要命的博弈,还在于未来。

增程技术之所以能在今天大行其道,本质上是在固态电池商业化前夜,市场对续航和-补能焦虑的一次集体妥协。

所有人都知道,它只是个过渡方案。

各大厂商和研究机构-都在拼命地往前赶,固态电池规模化量产的时间点,普遍被认为是在2027年左右。

到那-时候,当续航破千的纯电车满地跑,当充电跟加油一样快的时候,增程引以为傲的“-无焦虑”光环,还能剩下多少呢?

何小鹏不可能想不到这一层。

他现在一头扎进增程的红海,更像是一场赌上未来的时-间差游戏。

他要在固态电池时代真正到来前的这三五年黄金窗口期里,用最成熟、最-能被市场接受的技术,迅速抢占份额,获取宝贵的现金流,再用赚来的钱去反哺他心-心念念的纯电和AI技术。

这操作,够不够狠?

够不够现实?

所以,小鹏这把增程牌,究竟是通往新大陆的诺亚方舟,还是在纯电时代彻底来临前-,燃放的一场最绚烂的求生烟火?

现在下结论还为时过早。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个-曾经有点轴、有点理想主义的“理工男”何小鹏,在市场的泥潭里摸爬滚打一番之后,-终于学会了审时度势,学会了如何更优雅地去战斗。

曾鄙视增程的何小鹏,为何手握63度电池“真香”了?-有驾

这本身,就比发布一款新车,要-精彩得多。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