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

还记得去年新能源车有多风光吗?动不动就是“销量神话”,“高歌猛进”,全国人民伙伙地喊着“XX上市就爆单”。然而刚过大半年,这股兔子一样疯跑的热劲就戛然而止。让人一激灵的数据横空出世——比亚迪2025年的销售目标,直接从550万辆缩到460万,一下子缩水90万!要知道这可是小鹏、小米、岚图加一起的量。这不禁让人纳闷儿新能源车这个引以为豪的“中国速度”,是不是也开始“掉头刹车”了?大佬们还敢像去年一样信誓旦旦地画饼吗?今天我们就扒一扒比亚迪为啥站在风口也冷得发抖,整个新能源行业又是被什么风吹得直打喷嚏。

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有驾

真要说谁家起劲,光数“价格战”这场好戏。你以为只有比亚迪单打独斗?错!今年整个新能源圈,从造车“老炮”到初生“新势力”,全被“降价—涨价—再降价”折磨成了神经质。你放眼望去,新能源车市,活脱脱跟东北早市似的,论斤叫卖,拼命砍价。有人喊“涨价才是王道”——余额的脸比A4纸还厚,结果一转眼销量立马失速。有人坚守高利厚利,然而一个月后,净利润直接打对折。比亚迪单车利润从8000多元掉到4800元,不到一年就消失半拉!涨价了,利润反而更惨,这咋个说法?就像东北人讲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定睛一赚头小得快和交水电费似的。看着别人降价,自己不降心里慌,降了却发现金库空着响,这买卖,真是左手倒右手,最后裤兜里还是没几个钢蹦。

更扎心的还在后头,比亚迪表面上风轻云淡,实际肚里早就叫苦连天。今年前八个月总共才卖出286万台,离全年目标还一半悬着,后头四个月要干掉另外一半,这不是自找刺激是啥?每个月完成任务的KPI堪比高考倒计时,搞不好还得半夜做噩梦。

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有驾

谁家挣钱?谁家吃亏?千家万户消费者和老百姓,才是最知心的那群人儿。过去买新能源,“一车难求”“提车加价”,现在走进4S店恨不得被销售拉着袖子,“哥,来辆纯电试试,不香算我输!”售楼式陪聊,优惠一口一个新的,堪比双11直播间。

可别以为便宜别人家,整个行业利润越来越寒碜。全国汽车行业7月利润率只剩3.5%,创了个五年新低。1到7月,行业收入涨了8%,利润增幅却不及1%。说是“规模经济”,实际上“耗子拉木锨——大头在后边”,大家拼数量,钱全贴在量上了,利润全搁别处喝西北风。政策一再喊别卷,结果隔天特斯拉又降价,小米、小鹏通通跟进。行业大牌表情管理全程在线,但动作比谁都实在不降被打劫,降了自己先塌台。

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有驾

投资人、分析师、车主、媒体,谁也看不透前路是寡头割据还是惨烈同归,反正韭菜一茬接一茬。品牌高管嘴上说风轻浪静,私下全和算盘较劲,不知哪天一阵风刮来,自己的饭碗会不会咣当一声碎咧。老百姓买车图便宜是实惠,心里也开始犯嘀咕降价这么凶,成本哪里省出来?安全感和车价会不会一块儿打折?

别以为价格战杀到天荒地老就皆大欢喜,其实暗湖涌动,还(能)有得闹。比亚迪8月新能源销量虽然抬头了——37.36万台,同比增长0.15%,跟以往动辄二三十个点一比,原地踏步还不如在东北农村赶大集,横平竖直都是涨不上去。连比亚迪这样的“爆款制造机”都被市场捶得直喘气。更刺激的是,全国今年利润增速只有0.9%,简直不提也罢。

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有驾

这时,反对的声音自然出来了。有人说“市场这样拼命卷,技术还能提升吗?安全性能不会打折吗?”也有人嘲讽“今天争销量,明天哪家还能撑下来?”老百姓看着价格跌,本想着“捡了便宜”,可怕的其实是企业扛不住偷工减料跑路到头来还是要用钱包交学费。想当年摩托行业也是这么卷,卷完就没人吭气了。你说谁敢保证新势力高歌猛进,还不知下个爆雷在哪儿等呢!事实证明,价格是把割肉的刀,有时候割的是自己的肉。

正当行业一片“哀鸿遍野”的时候,眼尖的朋友发现,比亚迪把目光瞄准了“地球村”那片儿新天地。这半年海外市场一片高歌猛进——欧洲单季度销量增幅300%,海外插混车型同比翻倍。你以为这是出逃吗?其实是突围。中国新能源车出海,就像东北大叔下江南,一手捂着身份证,一手抱着大洋彼岸的希望。但此路也非坦途,欧洲开出17.4%关税,还要查补贴,政策像机关枪一样突突突地往新能源车身上招呼。汇率涨跌难料,全球经济更是一锅夹生饭,今天你能涨,明天说不定又赔。比亚迪这一波海外大冒险,暂看有点收成,但能不能覆盖国内烂摊子的亏空,答案还远在雾霾后头。

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有驾

海外玩家一边摩拳擦掌,一边咬牙加价;国内同行一边价格拼命下探,一边裁员瘦身。全员都在走钢丝,稍微一滑,吓死人。高管嘴很稳,但眼神难免透出一股慌张。再说“高质量发展”,理想都写在PPT里,产业内外谁都知道不靠技术、只玩价格的拉锯,最后只会把自己撕得血淋淋。可是你不卷别人卷,行业这盘棋,唉,就像打麻将,一桌子全是“幺鸡”,谁都怕自摸自家“爆雷”。

幸好这场腥风血雨里,有点靠谱声音冒出来。比如部分企业转向高端、智能化,不再纯粹算销量账;部分地方鼓励创新落地,政策引导也在变。但要想真实现价值转型,得行业上下都使劲,别光嘴上说说。想当年日本车企也卷过,最后是一茬技术一茬服务拔出来,才赢得全球。苟日新,日日新,要不然迟早轮到谁被淘汰。

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有驾

风头正劲的比亚迪也难免心思繁重。海外市场好归好,礁石一堆欧洲贸易摩擦、汇率波动、供应链卡脖,哪个落下来可都够喝一壶的。就算海外卖了70000多辆,也不过是国内体量的小浪花。有人说,海外扩展就是下一个牛市引擎,但话音刚落,欧盟的“反倾销锤”已经高高举起,随时准备一锤定音。

再看国内,降价的战役都打到血里了。但只要某个车企肚里的油还没烧光,他就狠不下心收手。特斯拉降价了,谁跟不跟?跟就利润见底,不跟就市场见底,咋整?还真不是“翻烙饼”那么简单。企业要活下去,不得不榨干原材料,砍供应商成本,搬生产线出国。这一来,“高质量”被迫让位,“活下去”成了主旋律。内卷卷出来的全是危机感,一环套一环,前景更迷一层雾。

新能源车企生存法则变了?比亚迪领跑降价潮,焉知不是新局的开始!-有驾

企业还想靠专利、靠智能打差异化,但消费者会不会买账,还是个问号。行业挤泡沫近在眼前,合并、倒闭、重组都不是黑天鹅,是大势所趋。谁坚持初心谁最后笑,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能不能撂地响就难说了。

跟着这场“新能源降价大赛”折腾一路,有种“看热闹的不嫌事大”的无奈。表面上买车变便宜确实乐呵,谁不喜欢买东西时遇上各种“羊毛”?可问题是,这羊毛多薅几回,最后是薅秃自己。现在的行业卷成这样,高管嘴炮和盲目乐观差不多,说得天花乱坠,落地一看净利润大跳水,笑得比哭还难看。这年头,光拼数量成了纸糊的好消息,高质量才是撑起未来的钢筋混凝土。您说是吧?但愿我们都不是为了一时便宜把自己的美好未来一起卷进泥潭。假设行业真能靠这种拼价格卷下去,那才真算笑死个人——输到最后一地鸡毛,还搁那给“高质量发展”贴金?服了。

这轮新能源价格战,你觉得是企业让利拼未来,还是“自割韭菜”集体内耗?您更看好企业继续卷着拼杀,还是觉得该赶紧转型搞点技术实在货?难道大家真的愿意看到降价带来的“红利”,是将来买车吃亏上当?谁愿意参与这种“卷到最后没人赢”的大戏呢,还是我们真就无法逃脱价格战的轮回?欢迎各位留言发表你心里真实的想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