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车圈的价格战还能这么打?就在比亚迪、特斯拉轮流秀肌肉,其他品牌忙着跟风降价的时候,小米冷不丁甩出一张“王炸”——YU7直接补贴2万!这哪是降价?分明是把牌桌一脚踹翻,顺便还往友商脸上糊了一沓“优惠券”。
第一幕:友商的“喘息”与小米的“突袭” 上个月,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刚把混动门槛砸到7.98万,全网沸腾;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也暗搓搓降了1.5万,销售朋友圈刷屏“最后的抄底价”。眼看市场短暂进入“休战期”,连4S店销售都松口气:“总算不用天天改价签了。”结果小米一纸公告,直接把补贴政策拍在桌上:YU7限时直降2万,叠加金融贴息、置换补贴,综合优惠逼近3万。网友瞬间炸锅:“雷总这是不让人过年啊!”
细节更狠:补贴不玩套路,不分高低配,连刚提车的老车主都能申请补差价。微博上有人晒出订单截图:“上午付尾款,下午政策出来,客服主动打电话退钱。”这操作,友商看了血压飙升——价格战常见,但打完还回头给自家用户发“安慰奖”的,小米绝对是头一个。
第二幕:掀桌子的底气从哪来? 表面看是价格战,背后却是小米的“三张底牌”。 第一张牌:供应链玩到极致。 雷军早说过:“小米汽车利润率不超5%。”YU7的电池、电机全系自研,工厂自动化率超90%,成本压得比传统车企还狠。业内人士算过账:“同样配置,友商卖15万勉强保本,小米12万还能赚个奶茶钱。” 第二张牌:生态闭环绑架用户。 买小米车的,八成是冲着“手机+车机+家居”联动。你降价2万,用户可能多买两台扫地机器人——这账怎么算都不亏。 第三张牌:现金流够烧。 财报显示,小米集团现金储备超900亿,车BU单独融资后更是弹药充足。有投资人调侃:“别人降价要开会,雷军降价像发红包。”
第三幕:车圈的“鲶鱼效应”开始了 小米这一脚油门,直接把竞品逼到墙角。某新势力品牌连夜开会,销售总监朋友圈发文:“今夜无眠”;传统车企更尴尬——跟吧,利润扛不住;不跟吧,4S店客流肉眼可见往小米展厅跑。
但最精彩的还在后头。有消息称,华为智选车正在筹备“反击战”,理想L6也可能提前释放权益。网友已经开始押注:“下一波降价是蔚来还是小鹏?”毕竟,当小米把“性价比”的标签从手机带到车圈,这场游戏就只剩两条路:要么跟着卷,要么出局。
最后留个悬念: 雷军去年说“小米汽车要进全球前五”,当时当笑话听的人,现在还敢笑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