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11月初,以色列国防军突然发出命令,要收回配给高级军官的700辆中国产汽车。大家都知道,这批车主打是奇瑞瑞虎8,三年前专门采购,用来让那些有大家庭的中校级军官开得更舒心。现在说要换掉,全因“可能被用于间谍活动”,理由听起来挺玄乎。

官方解释说,这些中国造的车装了摄像头、麦克风和一堆传感器,还有联网系统,说不定会把数据悄悄地送到外部服务器。有时候连用户或者进口商自己都没法控制。这种说法摆出来,不少人第一反应都是:这不是刚发现的问题吧?毕竟这些车已经用三年了,当时买的时候技术审查呢?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据说之前还专门做过所谓安全消毒处理,把一些能传输数据的功能屏蔽掉。不管怎么操作,现在又突然变脸,说还是不够安全。这事怎么看都有点戏剧性,好像就是拿“安全”当幌子。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再看市场,中国品牌在当地早就混得风生水起。2024年最新数字亮出来,中国厂家的份额已经快占到五分之一。光是比亚迪一年卖出去1.67万辆,占6.2%,排第五;奇瑞也很猛,卖了1.29万辆,占4.8%,同比涨幅干到了16%。对比一下即将顶替奇瑞位置的日本三菱,同期才卖出1.05万辆,只占3.9%。谁强谁弱,一目了然。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其实中国新能源产业链优势根本不是一天两天练成的。从去年开始,中国就甩开德国、日本,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在新能源领域,更是玩出了自己的完整体系。只要看清楚这个背景,就明白为什么有人坐立不安。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背后推手是谁?答案基本写在脸上——美国2024年以来频繁针对中国电动车下重拳。一边把关税拉到100%,一边琢磨着禁止智能网联车用来自中国的软件硬件。“铁锈地带”选票、保护本土企业、遏制科技进步……各种小算盘齐上阵,还真是不嫌事儿大。

以色列跟美国关系向来亲密,这次动作几乎同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最近几年,以色列对华政策越来越靠近美方思路,这波召回事件,看着就是配合战略需要来的。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最讽刺的是,以色列自家情报部门摩萨德名声响彻全球,监控窃密啥招数没见过?轮到别人,却指责中国车辆容易搞间谍活动,有点双标玩脱了。同样,美国在加沙地区那套检测流程,两分钟查完一个车辆,也没人质疑什么风险,为啥碰上用了三年的奇瑞却这么警觉?

这种标准前后变化太明显,“国家安全”话术其实只是挡箭牌,说穿了不过怕竞争力冲击旧格局罢了。如果真讲道理,美国这一系列封锁不仅站不住脚,还坑苦了一众贸易伙伴,比如墨西哥经济部直言禁用中国产零部件会导致供应链断裂、生产成本飙升和就业机会缩水,直接影响整个行业生态。而且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世界规则也是一种伤害。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更别提气候问题日益严峻之下,本该鼓励发展电动汽车,现在反而拖慢能源转型速度,让减碳目标遥不可及。这么折腾,到底图个啥?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至于新方案,日本三菱欧蓝德同样搭载联网系统,会不会泄露数据其实并没有哪个环节比奇瑞更可靠。但挑它来替代,就是表态政治立场罢了,并非真的顾虑技术层面风险。如果长远考虑,只会让消费者失去更多选择,也让企业错失与高水平产业链合作机会,不划算啊!

倒打一耙,以色列军方以防范间谍活动为由紧急召回中国制造电动汽车-有驾

从采购决策,到消毒处理,再到如今突发召回,每一步都透着矛盾感。当市场份额不断突破,当外界压力持续升级,一个简单车型换血被赋予那么多含义,其实离不开竞逐利益背后的焦虑心理。本质不是技术缺陷,而是害怕挑战原有秩序的小动作而已。

既然全世界都知道以色列善于信息战,却偏偏拿“中国车辆可能窃密”来说事,那这场闹剧倒显得十分形象——谁喊冤最响往往心里最虚。“倒打一耙”的味道扑面而来,也难怪圈内不少人私下吐槽:你自己怎么玩信息流通,我们可是一清二楚!

全球化时代拼的是实力,是效率,是创新,你可以限制某个产品,但压不住整个浪潮。从这次事件看,各种借口满天飞,可惜终究改变不了现实走向,该合作还得继续,该竞争还要面对。如果非要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那最后吃亏的一定不会只有一家企业那么简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