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这篇文章之前,麻烦先点个关注吧,方便你跟大家讨论,也能帮我打打气,创作不易,谢谢支持!
说起湖北的十堰,可能很多外地朋友还不太熟。要是提起二汽、武当山或者南水北调,这些大名你肯定听过,这几个都跟十堰关系密切。那二汽到底是什么来头?为啥当年国家要在这么个偏远小地方建汽车厂?现在二汽发展的咋样了?咱慢慢说。
当年,二汽的全名叫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是现在东风汽车集团的老祖宗。国家建设汽车工业的时候,为了战略安全,想找个靠山、位置隐蔽又分散的地方盖厂子。几处地里比了一圈,最后就锁定了湖北十堰。
要知道,十堰背靠武当山,四面都是山,地形挺隐蔽,远离大城市。这样不容易被敌人盯上,安安稳稳地发展产业。而且十堰离大江——汉江很近,襄渝铁路也穿过去,交通还挺方便,不论是拿原材料还是出产品都挺管用。
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就带着装备和技术涌入十堰,开始了二汽的建设。那时候十堰不过是个小山镇,人不多。二汽一上马,整个城热闹起来,慢慢变成了工业城市,也从小镇一跃成了地级市,汽车工业重镇名声响起来了。
说起来二汽真是中央管的大牌企业,不光带动了中国汽车工业,也让十堰的经济飞速发展。很多技术人员从全国各地赶来帮忙,尤其是从长春一汽调来的骨干,扎根十堰,带动当地人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一块上去。到现在,去十堰转转,你还能听到不少提东北口音的人。
虽然十堰挺远,离武汉差不多有百来公里,但文化教育一点也不落后,这地方有湖北医药学院、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汉江师范学院还有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十堰的发展,离不开二汽的撑腰,学校、医院、公路等基础设施几乎都是因为二汽建立起来的,变化大得让人咋舌。
后来,随着车市越来越火,十堰原来的基地有点撑不住了。现在,大家熟悉的东风汽车,就是二汽的换名字,早搬总部到武汉去。武汉毕竟是华中中心,地理位置好,人才也多,产业链配套更完整,汽车厂搬过去发展长远更容易。
东风总部走了,十堰虽然还留有配套工厂、产业链和商用车生产,但跟当年风光无限比,真的差远了。汽车城的影子越来越淡,有两三代人为这个城市和二汽打拼了一辈子,但历史就是这样,车轮不停向前转。
现在,十堰没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旅游业搞得风生水起。依托武当山的仙气和丹江口水库的秀美,十堰靠山水和汽车工业双牌支撑,成为“仙山秀水汽车城”,这三张名片还能招揽不少人的注意。
大家觉得呢?你怎么看十堰的发展变化?觉得一个曾经辉煌的汽车城如今转型旅游还有戏吗?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咱们一起聊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