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产能瓶颈引发市场关注

小米汽车这销量数据一抖搂出来,瞧见没,有人恨不得敲锣打鼓,觉着咱国产车总算硬气了一回。也有人不以为然,撇着嘴说,这算哪根葱,离真角儿还差老远呢。甭管怎么说,这月把卖出去两万多台,确实是个拿得出手的营生。

不过,这事儿里头有点嚼头。雷布斯自己都撂话了,上市十一个月吆喝出去32万辆,可实打实交付的才18万,还有15万的单子搁那儿排着队呢。这不就跟咱点了份外卖,店家跟你说,客官,人手不够,您得等俩月才能送到。这搁谁,不得挠心抓肝的?

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产能瓶颈引发市场关注-有驾

怎会这般光景?产能掉链子呗。这就扯出另一个事儿了,这造车,真不是兜里揣着俩钱儿就能摆平的。供应链、生产线、工人的熟练度,哪个环节拉胯,都得被人卡脖子。跟咱小时候搭积木似的,缺了一块,就垒不成囫囵个的城堡。

小米自然也门儿清。所以,北京亦庄那嘎达的二期工坊,正热火朝天地赶工,据说快的话七月就能开张,年产量直接翻番到30万辆以上。听着挺带劲,但问题是,产能蹽上去了,能担保这成品的斤两也跟上趟儿么?毕竟,汽车这玩意儿,可不是手机,出点幺蛾子还能凑合着用。万一闸失灵、电包炸了,那可就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儿。

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产能瓶颈引发市场关注-有驾

再说了,别忘了,现在这新能源汽车的行市,那可是血海一片。比亚迪、特斯拉这些老炮儿磨刀霍霍,新势力们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米就算能把产量拱上去,也得跟他们捉对厮杀。这就跟赶考似的,你考了600分,觉着稳了,回头发现人家都奔着650去了。

有人说,小米的看家本领在于它的牌子响。这些年来,小米攒了一大帮拥趸,他们对小米的产品有着天然的信任。可这信任也不是取之不竭的。要是小米汽车的质量和服务跟不上趟,再多的粉丝也得寒心。这就好比谈对象,光靠皮囊是没用的,还得看人品咋样。

还有人支招,小米得赶紧捣鼓出更多车型,SUV啊、MPV啊,麻溜儿安排上。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主顾的需求,把地盘儿扩大。可问题是,车型越多,生产线就越复杂,对供应链的要求也就越高。万一顾头不顾腚,反倒会影响整体的效率和品控。这就跟开馆子似的,菜谱太长,容易手忙脚乱,啥都拿不出手。

小米汽车4月交付超28000台,产能瓶颈引发市场关注-有驾

所以,小米汽车要实现年销35万辆的目标,真不是件轻巧事。它得先填平产能的坑,保证产品的靠谱程度,应付白热化的竞争,还得时不时地冒出点新点子,才能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当然,咱也不能对小米汽车太过吹毛求疵。它毕竟还是个新丁,还有不少东西需要现学现卖。跟一个刚出茅庐的愣头青似的,虽说经验欠奉,但只要肯下功夫,还是有望出人头地的。

只是,在这逐梦的道上,小米汽车得更接地气,更抠细节,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和首肯。毕竟,汽车不是日用品,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日子的憧憬,也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仅这一个数据,就足以说明问题的严重性。当我们习惯性地将原因归结为“互联网思维”、“粉丝经济”这类时髦词汇时,是否忽略了传统制造业的既有章法和长期挑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