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PLUS大灯换新记:3900元的意外账单
老李家住在西郊,楼下那条路弯多又窄,每天接送孩子都得倒着开进小区。前阵子放学那会儿,他还在群里吐槽:“这两年秦PLUS DM-i开下来油钱省了不少,就是方向盘有点轻。”结果刚发完消息没两天,事就来了。
那天下午天阴沉沉的,小区门口停满了车。老李一边瞅后视镜,一边打着倒车雷达“滴滴”声慢悠悠往后挪,谁知道突然一声脆响——左前保险杠蹭上旁边一辆白色SUV,大灯壳子直接裂出一道缝。他下车看了一眼,还以为顶多喷个漆换个罩,也就千把块钱的事。
第二天拉到4S店,人家售后师傅连看都没细看,“哥,这大灯总成得全换,3900块。”老李愣住了,“我这整台落地才不到六万啊,一个灯快四千?”销售还补一句:“现在新能源配件都贵,不光你一家。”
其实像这种LED大灯,说起来配置确实不差。听维修师傅讲,比亚迪这款是带透镜和自动调节高度功能的,还能自适应远近光,有时候夜里跑高速挺好用。但真要坏一次,那价格可真够呛。
后来群里有人支招,说淘宝有副厂件才七八百,但4S死活不认,要原厂才能质保。有朋友去年也摔过一个头盔大小的小刮擦,被报了三千五,还说保险公司理赔的时候皱眉头。这几年新能源修一次车的钱,都快赶上当年买捷达时的大修费了。
顺便插一句,现在很多人图省心只买交强险、三者责任险,以为小磕碰自己掏腰包无所谓。但像这种动辄几千的大件儿,不上全险真的心慌。我邻居王姐也是开秦PLUS,她之前就是觉得自己十几年老司机,从来没撞过什么大东西,结果去年被电瓶车蹭掉反光镜,一查原厂价1200,她直呼吃不消。“油车随便去路边修理铺糊弄一下几十块,新能源敢吗?拆装麻烦、电子零部件怕水怕静电。”
还有些冷门配置大家平时根本注意不到,比如那个雨量感应器,其实跟大灯集成在一起,只要玻璃碎点渣滓,有时候整个传感器都得重配。我表弟试过手欠自己网购回来想DIY更换,被售后说“不识别”,最后还是花高价回4S重新装好的。毕竟这些新技术虽好,可坏起来只能认命。
聊起零整比这个词,我第一次听还是技师老刘提起。他说以前奥迪A6L一个激光矩阵大灯能卖到八九千,比亚迪现在虽然不是豪华品牌,但新能源配套零部件价格水涨船高。“我们做工单统计发现,这类国产混动车型只要碰上一体化压铸结构或智能模块损伤,没有低于3000元的小活计。”
保险公司也难做,据中保研报告,今年好多车型赔付率破百。一位熟悉业务的理赔员私底下嘀咕:“再这么搞下去,公司迟早扛不住,只能涨价或者直接拒保。”身边不少人续保时被“技术性拖延”,审核流程越来越严,还有被劝退转投其他公司的情况发生。
至于售后的利润嘛……坊间一直流传这样的话:卖新车薄利多销,全靠维修赚钱。有次和隔壁楼张叔喝茶,他半玩笑半认真地算账——如果把自家旧秦PLUS拆分着卖,大概发动机、电池组加四个轮胎再加座椅门板凑齐,比直接二手甩卖划算多了。不过现实哪有那么简单?二手市场收散件没人愿意冒风险收,你还能寄希望给4S店回购?
想起去年春节前夕,我舅舅家的同款秦PLUS刚出质保期,也是因为倒库蹭掉右侧尾箱盖漆面,当地汽修店报价1800,说是喷漆工艺要求高、材料成本翻倍。“你们这些年轻人啊,”他摇头叹气,“买啥省心的新科技,其实养护麻烦死咯!”
最近微信群里还有人问怎么防止类似事故,多数老司机建议停车尽量选宽敞地方、不贪方便;但话又说回来,小区停车紧张哪有选择余地?偶尔失误也是常态罢了。所以,该上的保险别抠,该注意安全更不能马虎。不然遇见“大金牙”一样的大灯总成,再乐观的人估计也只能苦笑两声罢休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