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一句劝,你的人生99%的痛苦,都源于你想买一台超过8万块的车。
这不是什么消费主义陷阱的陈词滥调,这是当下一个中年人悟了之后的胡言乱语。真的,车这个东西,从诞生开始就是个代步工具,就是一个能让你从A点到B点的铁盒子,无非是有的盒子快点,有的盒子带沙发。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铁盒子就被异化了,车企们不务正业,开始给它注入一种叫做“身份”的巫术,打造出一张所谓的“钢铁名片”。
这张名片,就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尤其是对那些手里捏着二三十万,上不去下不来的朋友们来说,买车,就是一场公开处刑。你觉得你买的是德意志的百年传承,是蓝天白云的驾驶乐趣,是三叉星辉的尊贵。不,你错了。你买的BBA入门款,比如那个著名的A3、1系,它根本不是你的名片,它是一个行走的二维码。
别人扫一眼这个码,上面没有你的帅气头像,只有四个鲜红的大字:余额不足。
写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点嘴欠。但讲真,这难道不是事实吗?这玩意儿,彰显不了你有钱,它只能精准地暴露你为了够到这个“有钱”的门槛,付出了多大的代价,牺牲了多少本该属于你的配置和体验。你花二十多万,买了个1.5T,买了个简陋内饰,买了个小得憋屈的后排,就为了那个标。你以为别人看到的是标,其实别人看到的是你那份“我尽力了”的卑微。
这就是品牌玄学的厉害之处,它让你心甘情愿地为它的品牌价值买单,哪怕这个价值已经稀释得像一碗压缩毛巾泡开的水。你以为你买的是金钟罩铁布衫,能护你面子周全,实际上你只是给自己套上了一件皇帝的新衣,冷暖自知。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就在这些传统豪门还在玩弄人心,琢磨怎么用一个标割更多韭菜的时候,一群颠佬,一群野蛮人,直接冲进场子,不是来抢蛋糕的,是来掀桌子的。
诶,说的就是新能源这帮孙子。
他们不讲武德,不谈历史,不跟你聊什么狗屁的品牌调性。他们的逻辑简单粗暴到像是三体人写的PPT:你有标,我有什么?我有大彩电,我有大冰箱,我有零重力座椅,我还有自动驾驶辅助天天给你念经。讲真,我作为一个开过油车也开过电车的中年人,我一开始也觉得这些都是花里胡哨。直到有一天,我在堵车的时候,用语音让车自己往前挪,然后在屏幕上看了半集《道诡异仙》,我悟了。
我悟的不是科技改变生活。我悟的是,当物理上的移动变得越来越廉价和拥堵时,在车里这个封闭空间里的“体验”,才是新的玄学,才是新的宗教。
传统BBA卖的是什么?是“出了车门,你很有面子”。新能源卖的是什么?是“关上车门,你就是皇帝”。
都杀疯了!真的都杀疯了!价格战打得天昏地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过去二十万买个标,现在二十万恨不得给你一个移动的精装房,OTA一下还能在线飞升。这不是竞争,这是修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进场的乐道、深蓝,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
在这种掀桌子式的闪电战面前,你跟我谈什么奔驰最值钱的是品牌本身?对对对,你说的都对。但问题是,当隔壁只花一半的钱,就能享受到一个会移动的IMAX影院时,你的那个标,除了能在加油站里让你多排一会儿队,还能干嘛?
我最近在琢磨,为啥便利店的饭团,总比自己捏的好吃?可能就是因为不用自己动手吧。很多事情的逻辑就是这么简单。
当然,有人会说自动驾驶,说技术。别扯了。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蔚小理,在中国大马路上的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L4都得认栽。再牛逼的算法,也算不出人性的混沌。所以别信那些技术神话,回归本质,车就是个腿,一个让你在城市里体面挪动的工具。
所以,一个普通人,一个每天为了生活奔波的社畜,真的,控制好自己的虚荣心。五六万,七八万,买个国产新能源,买个配置拉满的代步车,把省下来的十几二十万,拿去理财,拿去旅游,拿去给孩子报个班,不香吗?非要去当那个“丐版信徒”,图啥呢?
当然,等你真的成了大佬,钱多到可以点烟的时候,买个大G当玩具,那叫回归初心,那叫行为艺术。但在此之前,清醒一点。
最好的豪华,是银行卡里的余额。最好的面子,是家人脸上的笑容。最好的车,是那台能让你毫无压力地开着它,去任何你想去的地方,而不用担心下个月车贷的那台车。
所以,你买什么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什么时候才能战胜那个拧巴的自己。想通了,五菱宏光就是你的任意门。就是这么简单,就是这么粗暴。就问你怕不怕?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