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销量滑铁卢 盈利困局何解 攻守两难抉择

#教师节出游记录#

理想销量滑铁卢 盈利困局何解 攻守两难抉择

八月数据惊心。理想汽车交付仅28529辆。同比暴跌约41%。环比再降7%。曾经的新势力领头羊。首次跌出前三。

背景板?是的。比亚迪37万辆稳坐王座。零跑5.7万辆暴涨88%。理想呢。只有2.85万辆。三连跌。惨淡。

为什么?

市场竞争太激烈了。30万级纯电SUV市场。杀红了眼。蔚来乐道L90。上市首月交付10575辆。问界M8纯电版。两小时大定破7000。来势汹汹。

增程市场也不安全。零跑打出“半价理想”概念。7月交付破5万辆。直接与理想交换位置。残酷。

产品出了问题?

i8出师不利。作为理想第二款纯电车型。首款纯电SUV。上市仅一周。被迫“重新发布”。砍版本。变相官降3万。送音响。依然难挽颓势。24小时大定仅3000-5000台。转化率不足10%。远低预期。

SKU复杂。配置刀法遭反噬。用户决策困难。被调侃“必须买三台才能凑齐配置”。伤口碑。

更致命的是。安全测试“翻车”。i8对撞卡车视频引发争议。前脸损毁严重。安全气囊未弹。信任危机。宝妈退订:“不敢赌”。品牌好感度骤降。

理想销量滑铁卢 盈利困局何解 攻守两难抉择-有驾

财报也不理想

上半年营收561.72亿元。同比微滑2.0%。销量增了。收入却降了。单车收益在下行。

利润呢?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微涨2.8%。怎么来的?砍费用来的。研发费用从61亿降至53亿。销售费用从58亿降至52亿。节流。勉强守住连续11个季度盈利。

但现金流紧张。经营性现金流净额-47.4亿元。投资现金流-111.9亿元。靠账上1069亿现金撑着。但能撑多久?

三季度指引更悲观。预计交付仅9万-9.5万辆。同比减少约四成。压力山大。

理想的护城河被填平了

“冰箱彩电大沙发”。曾是理想的王牌。如今已成行业标配。问界有鸿蒙座舱和智驾。零跑有极致性价比。理想的核心优势。不再独特。

增程技术红利见顶。二孩政策带来的家庭购车潮已释放完毕。2022年起新生人口跌破千万。目标客群基数萎缩。基本盘动摇。

纯电转型受阻。MEGA失利。i8开局不利。用户对纯电接受度有限。家庭用户更在意补能便利性。理想的5C超充网络。尚未完全消除续航焦虑。

理想销量滑铁卢 盈利困局何解 攻守两难抉择-有驾

李想如何应对?

销售体系大调整。从“五大战区”变为“总部直管23个区域”。新设两个部门。试图提升效率。

聚焦单一SKU。减少配置选择。回归爆品逻辑。计划加快产品和技术迭代。目标2026年重回领先位势。

押注未来。自研芯片进展超预期。已流片成功正进行车规测试。计划明年量产部署。VLA大模型。目标最迟2027年实现L4。

开拓海外。德国、美国建研发中心。瞄准中东、中亚、欧洲市场。但品牌认知和渠道建设是挑战。

理想的真正困境:要盈利还是要销量?

这是一个两难抉择。

守?维持品牌溢价和毛利率。就要承受销量收缩。营收下滑。L系列已显疲态。问界M7、零跑C16步步紧逼。

攻?以价换量。降价促销。可能迅速拉升销量。但必然侵蚀利润。单车净利润已从1.78万降至0.7万元。还能降多少?老车主会怎么想?品牌价值会否受损?

理想试图平衡。i8变相降价。但效果未达预期。在极致性价比的对手面前。理想的定价体系依然显得脆弱。

未来之路

理想销量滑铁卢 盈利困局何解 攻守两难抉择-有驾

理想站在十字路口。

增程基本盘需守护。但增长空间有限。纯电赛道必须突破。但强敌环伺。i6即将上市。不容再失。

技术壁垒需重构。智驾、座舱、能源补给。必须做出真正差异化。自研芯片和VLA模型是关键赌注。

效率必须提升。组织、供应链、成本控制。“效率之王”不能只停留在过去。

尾声

理想的故事。远未结束。

阵痛期。难免。庞大的用户基础。充足的现金储备。依然是其底气。

但市场不等人。消费者很现实。竞争更残酷。

要盈利还是销量?理想必须做出抉择。或许。答案不在二选一。而在于能否再次创造颠覆。用新产品、新技术、新体验。重新定义价值。

理想需要再一次证明。自己不仅善于发现需求。更能创造需求。

这条路。挑战巨大。但也值得期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