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科技圈的人才流动比地铁早高峰还热闹,就差没出个“抢人大作战”综艺了。要说谁最爱往头顶戴各种桂冠,非小米莫属。手机做得跟电饭煲似的、电视做得跟大门一样厚,现在看中电动车了,直接拉来个设计师头牌撑门面:小米最近把哈坎·苏库尔·塞林卡亚招来当汽车首席设计师,听说还是保时捷那台电动“Taycan”的设计核心人物。你说这阵势,下一步是不是准备造移动的保时捷logo?皮一下,大家都高兴,除了保时捷股东和小米老用户。
你要是把小米和保时捷这两家拼在一起,场面得有多荒诞?一个是口碑从“发烧友信仰”做成“拼多多神机”的小米,一个是德国大陆板块沉淀出的豪车机杼手艺。现在,小米摇身一变,披上一件“保时捷电动设计师”明黄外套,科技圈媒体高潮了,评论区开始自带加速器:“小米梦圆保时捷,国产车也能跑赢时间了!”说得我都有点相信中国设计车能再现铁蛋精神,把全球用户安排得明明白白。
不过,小米这波操作其实精得很:手机圈有卢伟冰天天在微博吆喝,电动车就找个能吹的设计师来自证清白。这背后还是熟悉的剧本,先卖人设,再预售信心。至于那批蹲着抢千元充电桩的米粉们会不会因为外形变保时捷就突然变身豪车车主?那是另一个维度的哲学问题,哲学这种东西,小米最拿手。
做汽车这事,小米显然觉得比做家电有趣。毕竟家电要面对老人和习惯搬家的年轻人,电动车呢,直面“不是特斯拉就是理想”这帮愿意掏钱的中年大哥。小米以前的设计优势说白了,靠的还是颜值和性价比,能让低价手机也有“米家美学”、把拖鞋都做成国际时尚。可一辆车嘛,人家都在比“路易威登之魂”是不是塞在轮胎上,小米突然打包保时捷设计师进来,一瞬间就有了故事:你见过拼多多能买到的豪车吗?你见过7天无理由的纯电豪车吗?你见过“发烧友”变身“豪车发烧车主”吗?
其实讲到设计,汽车圈一直就讲究“光说不练”。国产新势力请设计师已经成家常便饭,你以为只要有个洋名字就能把车变得不一样?No,设计师就像美妆博主,谁请来都说自己独家配方、秘密基因,说到最后都要用最通俗的价格对应最高级的梦想。这回小米请的人就更有戏,头衔是“保时捷Taycan核心设计师”,就差没把“保时捷御用”贴在米车屁股上。但车圈那点事,大家都懂,设计师没法改命,最多能改颜色。
当然,如果用黑色幽默看待这波人事发布,也挺有意思的。小米像在筹备一场“世界冠军大联欢”,除了这位塞林卡亚,还找来自吉利宝马、长城的高管,仿佛每开一次招聘会,国产车企就要多一个“国际范儿”。这些名字在媒体推送里集中亮相,每位怒怼过去的老东家,顺手把新东家的梦想吹上天。既然小米说“科技美学”,那保时捷设计师就必须代表天花板美学。以后用户买车的时候,大概得是这样:先看外观够不够像保时捷,再问是不是米家标准,最后掏钱包的时候看能不能团购。
但,话又说回来,有设计大师撑场,市场就真能用脚投票吗?你以为中国人买车是因为设计?三件套:续航够不够,空间大不大,优惠到位没?设计师成了牌坊,可牌坊能不能顶住用户的荷包,还真不敢保证。保时捷Taycan那套设计理念,能不能把米家拖鞋风格史无前例地融合手机美学和德系豪华?这事儿,我建议交给小米智能助手,专门出个“美学融合特训营App”,有问题直接AI吐槽。
再往深里扒,设计师到底带来什么?说富养小米是其次,更是拿来做“品牌背书”:你看,我招来的是全球顶级的行业精英,下一步就是全球顶级的国产电动车。圈内人都懂,这更多还是拿着“名字”对标,“形象工程”比造真车更重要,毕竟首款量产车是个未知数,画图和落地之间隔着一个银河系。
设计师加入会带来点新的“流程”、“行业资源”,听着像洋话,把大厂那套研发流程和管理经验带过来,教国产车企怎么玩专业。但是,国产品牌造车的“流程”比造爆米花还顺畅:前排曝光、后排预售、大家都说好、最后在路上看不到。每次有“传奇设计师”加盟,就像朋友圈刷“自来水”,一片喝彩,但一到落地,三个月就变成“也没多好”。
不过,谁还能说小米不认真?人家该收的人收了,顶级设计搭配国产工艺,AI智能和米家美学同频共振,除了地板砖没插电池,其他其实都对得上。只是保时捷那套“未来科技+豪华基因”转到国产车身上,是不是变成了“拼多多欧洲篇”?没人敢说。你只能希望新车不要变成“既得科技感又不失PPT风”,内饰别再让人怀疑是“电饭煲升级”。
整个爆点的背后,小米拼的是“信仰升级”。以前卖手机靠发烧友信仰,卖电视靠性价比信仰,造车呢,要打造“德味”信仰,科技美学和保时捷线条一起上,九块九团购的豪华感就快到家。等首款量产车落地,米粉们的朋友圈估计会直接变身“汽车发布会现场直播”,车还没开上路,信念已经在微博蹦迪。
讲到这个份上,总得承认,小米还是懂用户的。中国人希望豪车可以拼团,智能可以打骨折,外观可以带设计师签名,最好全程都能用APP操控。但设计师再厉害,用户真正关心的还是:这车能不能开上五年不出毛病,出门能不能随随便便装作保时捷回力鞋。米家美学只是个幌子,真正的美学是价格和维修。
回头来看,小米这波保时捷设计师加盟的新闻,堪比一场“信仰收割机”,也许以后招聘还要弄个“超豪华名单”:宾利、路虎、法拉利设计师,排着队教米家拖鞋怎么变黄金拖鞋。国产电动车的理想,总是在“顶级设计师”和“市场爆款”之间来回拉扯。谁都想用极限梦境对标真实价格,用一张设计师名片搅动整个车圈,就像用了明星代言的牙膏一样,刷出来的不是白,而是故事。
最后,面对这个荒诞世界,只能说国产品牌的梦想很大,一颗设计师能撑半边天的小米汽车,剩下的半边,用来装PPT和用户的照片。以后米家出了新车,如果遥控能连上米家电饭煲,我可能第一个预订。毕竟人生苦短,造梦总要有点黑色幽默,不然还怎么在朋友圈里比别人多点荒诞感?
无论如何,小米汽车首款车上市前,也许大家都应该给自己的梦想升级一个“保时捷美学滤镜”。你说买车是为了设计还是为了信仰?那肯定既不是因为设计,也不是因为信仰,而是因为小米说“下一台车,可能自带进取的人生”。别问我怎么想,我已经把自己的梦想交给了拼多多,现实留给汽车设计师。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