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跑B10:十万级新能源车市场逆袭,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热捧

说来也玄乎,那边厢“捂紧钱袋子”的呼声甚嚣尘上,这边厢上海车展,动辄几十万的新能源车愣是把展台挤成了罐头。更耐人寻味的是,零跑B10这款起价不过十万的车,居然成了各路人马竞相追逐的“弄潮儿”,这戏码着实令人费解。

零跑这次,似是拿捏住了时代的脉搏。往常,我们总把“廉价”与“粗制滥造”划等号,而将“精良”与“高昂价格”捆绑。然而,零跑B10却胆敢打破这“约定俗成”,把激光雷达、高通8295芯片这些听来云山雾罩的玩意儿,统统塞进了十万级的车舱里。这好比啥?好比你揣着吃窝窝头的预算,结果店家端上来一碗加了鱼翅燕窝的面,你说这算不算意外之喜?

零跑B10:十万级新能源车市场逆袭,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热捧-有驾

数据显示,B10的买家中,七成都是九零后。这群年轻人,嘴上挂着“咸鱼”,心里却透亮得很,谁不想用更少的银子,换取更优渥的体验?他们需要的并非仅是代步工具,而是一种技术上的“均富”,以更低的入场券,玩转智能驾驶的精妙。

然而,仅凭“技术惠民”尚嫌单薄。试想,北上广深的新能源车市已近饱和,内卷如飓风过境。零跑的精明之处在于,它将视线投向了三四线城市。这些区域,新能源的渗透率仅有区区22%,潜力可谓沃野千里。

零跑B10:十万级新能源车市场逆袭,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热捧-有驾

或有人会质疑,三四线城市的消费者更在乎价格,对智能化兴致缺缺。然而,数据却实力“打脸”,B10车型中高配的销量占比竟高达95%。这昭示着什么?昭示着下沉市场的需求并非匮乏,而是长期遭受压抑。往昔无从选择,如今有了B10,智能化、长续航,一步到位,谁会拒之门外?

零跑此举,犹如在传统车企的后院,布下了一张“毛细血管”般密集的网络,将产品直送至消费者家门口。想想看,以往想瞅一眼新能源车,还得奔赴大都市,现在家门口就有门店,岂不省心省力?

零跑B10:十万级新能源车市场逆袭,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热捧-有驾

当然,零跑的鸿鹄之志不止于国内。上海车展,全球百余家媒体聚焦零跑展台,B10亦已启动在20国进行路测,厉兵秣马,准备进军欧洲及东南亚市场。

这并非简单的“出口转内销”,而是技术架构的对外辐射。LEAP3.5架构宛如一个“变形金刚”,能够灵活适配不同市场的需求。更妙的是,零跑还与Stellantis集团合资,直接借力其现成的海外渠道。这种“技术输出+本土化协作”的模式,较之单纯的价格战,段位更高。

零跑B10:十万级新能源车市场逆袭,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热捧-有驾

归根结底,零跑的扶摇直上,并非仰仗运气,而是仰仗精准的战略部署。当他人还在比拼配置、血拼价格之时,它已开始思忖,如何以技术普惠,重塑性价比的内涵;如何以渠道下沉,挖掘增量空间;如何以架构优势,开辟海外新航路。

上海车展B10所引发的关注,是对零跑这套“连环拳”的肯定。新能源赛道的角逐,终究比拼的不是参数表,而是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以及战略上的坚韧不拔。那些一味追求“堆料”的企业,恐怕难以行稳致远。

零跑B10:十万级新能源车市场逆袭,三四线城市消费者热捧-有驾

反过来说,零跑的成功,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当我们习以为常地将缘由归结为“营销手段高明”、“价格足够诱人”时,是否忽略了技术创新与社会需求的深度契合?毕竟,再精妙的营销,也无法掩盖产品本身的瑕疵;再低廉的价格,也无法满足消费者对品质的渴求。

而零跑的横空出世,或许正在颠覆我们对“中国制造”的刻板印象。它让我们看到,中国企业不仅能生产廉价商品,也能通过技术创新,提供更高品质、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而这,才是中国品牌昂首走向世界的底气所在。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