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

那天我正窝在车里等红绿灯,手机突然弹出一条推送:“长安发布‘天枢智能’,主打泛安全体系。”我愣了一下,心想这年头谁还拿“安全”当卖点?不都是拼算力、卷大屏、比谁语音助手更会讲段子吗?

可转念一想,长安这步棋,还真不是在炒冷饭,而是一场押上家底的豪赌。

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有驾

以前咱们聊车,总爱说“三大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哪个不是靠自己一点点啃下来的?那时候的“自研”是硬道理,谁掌握核心技术,谁就能在牌桌上坐庄。但现在的牌局变了,软件开始当家作主,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据闭环,这些玩意儿哪样都不是传统车企闭门造车能搞出来的。

长安这次推“天枢智能”,明面上是搞智能化,实际上是在重新定义自己的安全观。它说的安全,不光是撞不烂、修得快,而是从“看得清”到“想得明白”,再到“反应快”,一整套闭环。你别看它嘴上说着开放合作,背地里可没少下功夫。

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有驾

就说“眼明”这块,它没走堆传感器的老路,而是把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高清摄像头全给揉在一起,搞了个多源融合感知系统。这就好比人眼加脑补,不光看见,还能预判。比如前头有辆车突然变道,别人可能反应不过来,它已经提前踩了刹车。

再讲“脑灵”,这才是真功夫。现在很多车的智驾系统还是靠规则驱动,遇到没见过的场景就傻眼。长安直接上了多模态AI大模型,让车自己学、自己悟。非机动车乱穿、小孩追球跑出来,这种长尾场景它也能处理。这不是简单的算法升级,是让车有了“直觉”。

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有驾

最狠的是“腿快”。再聪明的大脑,手脚跟不上也白搭。长安自研了分布式电驱四轮独立控制技术,响应时间压到10毫秒。啥概念?人从看到危险到踩刹车,平均得300毫秒,它比你快了三十倍。这已经不是辅助驾驶了,是替你把命兜住了。

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有驾

这些核心技术,长安一个都没撒手。它清楚得很——开放可以,但命脉得攥在自己手里。全国唯一的智能汽车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国内最大直径的动态广场、200km/h的高速环道,这些不是摆设,是实打实的底气。

但聪明就聪明在,它知道哪些该自己干,哪些该交给朋友。跟华为、宁德时代搞阿维塔,腾讯帮它跑数据闭环,连海尔都拉进来搞全场景生态。这不是拉帮结派,是织网。它不像某些厂商恨不得全栈自研,最后把自己累死,而是用“朋友圈”把技术拼图补齐。

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有驾

有人拿它跟华为比,说一个走HI模式,一个搞开放平台,迟早要干一架。我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华为的确强,靠软件和数据筑墙,但长安玩的是“安全+生态”,走的是另一条路。你现在看它慢,但它一旦把这套泛安全体系跑通,吸引来的可不只是用户,还有整个产业链。

2026年上L3,2028年冲L4,2030年杀进全球前十。这些目标听着玄乎,可人家新能源营收已经占了46.5%,年入两千多个小目标,你说它没资本折腾?

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有驾

当年“北斗天枢计划”被嘲画大饼,如今“天枢智能”卷土重来,长安这次押的,不只是技术,更是未来智能车的定义权。它没去追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反而回头捡起了最朴素的那个词——安全。

天枢智能:长安拿“安全”赌未来-有驾

这年头,敢这么“傻”一把的,还真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