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秦L,便宜、省油、好开。
一、速腾还是秦L
关于这两台车,评论区又吵起来了。
无非就是国产车与合资车的争论、燃油车与电动车的争吵。
双方吵来吵去,最终谁也说服不了谁。该买油车的还是买油车,想买电车的还是买电车。
这年头,单靠一张嘴就能卖出车子的那就不是一般人,比如雷总。
更多时候,改变一个人的选择,还是得靠时间、靠体验、靠环境的潜移默化。
身边的例子,比如我弟。
老早之前开的是一辆1.5L自吸的朗逸,落地好像要14万,真TM的贵啊。前两年,你要和他说换辆电车开,他的态度很坚决,不买。那东西不可靠,还容易自燃,要换车必选油车。
现在呢,还不是乖乖给媳妇换了个小电车(星愿)。
更过分的是,这家伙见一次就和我吹一下这车多好多好,有多么省钱、多么方便,让我赶紧把油车换掉。
所以,别去干费力不讨好的活。
别人愿意买啥就买啥,牛X的产品自己会说话。
速腾是好车,秦L也是好车,俩车都没啥好黑的。
6月,速腾卖了20192辆。
6月,秦L插混卖了22353辆,纯电卖了8951辆。
俩车的销量都是嘎嘎猛,俩车都是消费者拿自己的真金白银选出来的好产品。
如果说速腾是A+级市场的燃油标杆车型,那么秦L就是站在对立面的新能源产品标杆。
而且,这车的价格真的很低。
二、9.98万,根本花不完
非智驾版,你去问,优惠绝对大于2万。
如果你原本的预算只够买辆低配版秦Plus,直接冲这个老款确实没毛病。
智驾版,国补、厂补这类的补贴咱先不算,就说终端优惠,前两个月甚至能做到1.5-1.7万。
80km领先版的落地价也就9万块钱,包含利息、保险这些费用。
7月,比亚迪的优惠好像是收紧了。
不过这也没关系,优惠少了咱就买其他的呗。吉利的银河A7可是马上就要上市了,明摆着就是冲着比亚迪秦L来的,绝对更有性价比。
两家产品打架,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普通消费者,哪个车的产品力强,咱们就买哪个行了。
三、秦L,车辆本身
10万不到的价格,说实在的,没必要对它太严苛。
结构用料和同价位的其他车子差不多,没有很过分减配就OK了。
秦L也确实就这么干的,中规中矩。
前麦弗逊、后四连杆独立悬架,全框式前副车架。
包括羊角,全部都是钢材质的。
说不上差,但也算不上好,确实还有提升空间,好在同价位的其他车子也就这样。
(新出的EV版是个例外,今年比亚迪在纯电轿车的底盘上卷起来了,那家伙是前双球节麦弗逊、后五连杆独立悬架。估计再晚些时候,云辇也该下放了)
驾驶感受才是这个价位的车子要关注的重点。
先说结论——秦L和王朝系的其他家用车一样,完全的舒适取向。
你别说,消费者还就喜欢这种设计,最好是外观整的贼运动,坐进去开起来又贼舒服。新款的宝马5系、X3也在向这个方向靠拢。
具体来看——
相较于扭力梁的秦Plus,秦L在后排舒适性和行驶质感上提升明显。后轮单侧压过坑洼,抛跳感和冲击感减少了,整车更平稳和厚重了。
底盘相对比较整,没有明显的松散感。
对于细碎颠簸的过滤比较到位,传导进车内的震动被有效削弱,屁股的感受是柔和的。
面对一些连续颠簸路面或大的坑洼减速带,悬挂后段的处理有点生硬、不够干脆利索,滤震表现要打折扣,容易出现多余的晃动。
底盘虽然偏软,但支撑性是有的,高速行驶的姿态还是稳的。
转向轻盈、指向性算不上特别精准。
高速亏电状态下的胎噪、风噪和发动机声音就一股脑的来了。
这么说吧,作为家用通勤买菜车,它非常称职。和同价位的其他车子相比,它甚至有不错的竞争力。
比如动力,7-8秒的零百,加速超车毫不费劲。
比如油耗,五代DM混动,市区亏电工况5个油可能都用不了。
比如天神之眼C的高阶智驾、比如车机智能化等等。
四、最后
或许,你可以把秦L看做是一辆“新日系车”,一辆动力更强、还更省油的买菜车。
至于配置选择,这次可能真要推荐低配、次低配了。
120km纯电续航的版本是好,但是它贵啊。
4米9多的银河A7,150km纯电续航的版本,预售价可只有11.98万。
要啥正式上市还能再降1万,绝对是更香啊。
至于秦L,真不能黑它。它在去年卷卷卷,最终受益的还是咱们普通消费者,挺好的。
新车上市、老车降价、车市信息汇总,讲真话不说假话,喜欢请点点关注。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