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个数据,真是让人唏嘘:曾经的“神车”飞度,月销量居然跌到了75台!你没看错,是75,不是7500。这车当年可是街头巷尾的“国民神车”,年轻人人生第一辆车的首选,改装圈的“顶流”,怎么现在突然就没人买了?有人说它“跌冒烟了”,有人说它“劝退了年轻人”,但我觉得,飞度不是不行了,而是——它赢了所有对手,却输给了时代。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台曾经让无数人“上头”的小车,看看它到底怎么了,是不是真的该被扫进“老咕噜棒子”的名单里。
先说外观。飞度这车,一直是走的“实用主义”路线,方方正正,像个移动的盒子。好处是空间利用率高,风阻系数也不差。但问题是,现在的年轻人还吃这套吗?看看现在路上跑的那些小车,比亚迪海豚、五菱缤果、甚至吉利星愿,哪个不是长得圆润可爱、色彩缤纷,一出来就是“出片利器”,拍照发朋友圈直接“上桌第一个动筷”。反观飞度,还是那副“理工男”面孔,没啥惊喜,也谈不上“装逼利器”,想靠颜值吸引年轻人?难。
不是飞度设计退步了,而是审美变了。 以前大家买车看实用、看省油、看耐造,现在呢?年轻人买车,第一眼是“我喜不喜欢这车的样子”,第二眼是“这车能不能让我在社交平台有存在感”。飞度在这两块,显然没“支棱起来”。
再看内饰。哎,飞度的内饰,怎么说呢……能用,但真不“香”。硬塑料、小屏幕、按键一堆,坐进去有种“穿越回十年前”的错觉。对比一下同价位的国产小电车,人家已经用上大屏、智能语音、氛围灯、甚至座椅加热了,飞度还在坚持“机械感”。你说它耐用吧,确实,但谁天天想坐在一个像工具车一样的座舱里通勤?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看重“舒适性配置”。飞度的座椅倒是还行,底盘调校也算灵活,但隔音?算了吧,高速上胎噪风噪一起上,聊天都得靠吼。而像比亚迪海豚,虽然也是小车,但电动车的静谧性天生占优,加上底盘滤震更细腻,开起来的“高级感”立马就出来了。
说到动力,飞度的1.5L地球梦发动机,那可是“神机”级别的存在。百公里加速10秒出头,对于一台小车来说完全够用,而且燃油经济性“顶呱呱”,百公里油耗5L左右,省心又省钱。可问题是,现在谁还特别在意“省油”这件事?电动车一充一整天,能跑三四百公里,电费还便宜。飞度再省油,也省不过“电费刺客”啊。
更别说驾驶感受了。飞度的操控一直被称道,转向精准,车身灵活,是那种“驾驶玩具”的感觉。可现在的年轻人,真的还追求“驾驶乐趣”吗?很多人买车,图的就是轻松、智能、省事。L2级辅助驾驶、自动泊车、车道保持,这些功能飞度有吗?基本没有。而同价位的国产电车,早就把这些当成标配了。你让一个习惯了“放手让车自己开”的年轻人,再去手动换挡、踩离合、看后视镜倒车,他不得“气的蹦起来”?
咱们拿几款车来比比看。
先看比亚迪海豚。这车一出,基本就把飞度的市场“打脸”了。价格差不多,但人家是纯电,用车成本低,配置高,智能化强,还有刀片电池安全性背书。虽然底盘操控没飞度那么“灵动”,但日常代步完全够用,关键是——开着有面子,用着也省心。飞度?在它面前,就像个“老干部”。
再看五菱缤果。这车更狠,主打一个“萌系出圈”。外观可爱到爆,女生一看就“上头”,价格还更低。虽然动力弱一点,但城市代步完全没问题。飞度?在它面前就像个“糙汉子”,完全不在一个审美频道。
还有本田自家的e:NS1,虽然是SUV,但定位也是小型电动车,明显能看出本田在电动化上的布局。飞度呢?还在用油车的思路造车,时代变了,它还在原地踏步。
安全性这块,飞度其实不差。车身结构扎实,气囊数量够用,ESP、ABS这些基础配置都有。但问题是,现在的消费者要的不只是“基础安全”,而是“主动安全”。比如自动刹车、盲点监测、疲劳提醒,这些飞度基本没怎么给。而国产电车,这些已经是“标配中的标配”了。你说消费者会怎么选?
还有个小细节:飞度的后排空间,当年可是“魔术座椅”,能折叠能放平,实用性“真香”。但现在的小电车,轴距普遍更长,后排坐三个人也不挤。飞度虽然空间利用率高,但整体尺寸毕竟小,面对“空间内卷”,也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说到底,飞度不是产品力不行,而是它的优势,正在被时代重新定义。以前“省油、耐造、好开”是王道,现在“智能、颜值、电驱”才是主流。飞度就像一个“技术过硬但不懂营销的老工匠”,默默坚持自己的理念,却忽略了市场的变化。
它没输给对手,是输给了消费者的期待。
当年的飞度,是年轻人“人生第一辆车”的梦想。现在呢?年轻人的梦想变成了“第一台智能电车”。飞度还在卖“驾驶感”,人家已经在卖“生活方式”了。
所以,问题来了:这样的飞度,你还爱吗?
如果给你10万预算,你会选一台经典的燃油小车,还是一台时髦的国产电车?
你觉得,飞度还有翻盘的机会吗?
或者,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