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

大众最近在新能源大会上,一口气掏出了七辆车,从大众奥迪到保时捷,搞得跟葫芦娃救爷爷一样,兄弟们排排站,气势搞得很足。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这事儿吧,你要是当个正经新闻看,那标题就是“大众转型决心巨大,全矩阵重拳出击”。但讲真,你把这事儿放在现在这个已经杀疯了的中国车市里看,这不叫决心,这叫一种大型的行为艺术,主题是“一个中年德国家庭的集体焦虑”。

不装了,摊牌了。大众这次不是来秀肌肉的,是来拜码头的。你看他掏出来的东西,ID. ERA,增程式,续航超一千公里。坏了菜了,你一个浓眉大眼的德国优等生,怎么也开始搞增程这种被某些人喷成“落后技术”的玩意儿了?这不就是以前天天说人家吃大蒜不健康,结果自己背地里偷偷拿大蒜蘸酱油吃嘛。说明什么?说明被现实毒打过了,悟了。知道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续航焦虑比什么都重要,管你纯电还是增程,能让用户不开着空调骂娘,就是好汉。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但大众不是掀桌子的人,他是那个眼看别人要把餐厅给爆了,赶紧从后厨把所有能用的家伙事儿都抄出来,摆在门口说“我也有,我全都有”的厨子。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理想比亚迪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现在大众这操作,就是对着所有人喊:我也不过了,你们谁也别想活。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最有意思的是那个专为中国市场开发的ID. AURA。基于CMP平台,CEA电子电气架构。一堆高大上的名词,翻译过来就是:我们终于知道你们喜欢在车里玩手机了,所以我们做了个大号的、能跑的手机给你们。这种开窍,来得有点晚,但总比不开窍强。这就像一个练了半辈子金钟罩铁布衫的武林高手,突然发现大家都在玩biubiubiu的激光枪了,于是赶紧回家把自己的大铁锅改造成了一面盾牌。姿势可能不好看,但真能挡子弹。

你再看奥迪和保时捷,那更是典中典。奥迪Q6L e-tron,无图L2++级智驾。保时捷Taycan,中国专属车机。这俩哥们,一个是豪华仙界的长老,一个是跑车神界的道祖,现在都得放下身段,来研究凡人世界的导航和听歌软件。为什么?因为他们终于明白了品牌玄学的双刃剑效应。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我作为一个曾经的大众车主,对此深有体会。当年买大众,买的是那个“高级感”,是那个关门的厚重声,是那个开在路上别人觉得你这人“稳重”。这是一种信仰,一种不需要解释的默契。但现在这个信仰正在被瓦解。新势力们用冰箱彩电大沙发,用不要钱一样的配置,把这种玄学按在地上摩擦。当一个年轻人花二十万就能买到过去五十万车才有的体验时,你那个“高级”的信仰就变成了一个笑话。所以奥迪保时捷慌了,他们必须给这个信仰充值,而充值的方式,就是变得更像那些他们曾经看不起的“新势力”。这种感觉,就像是道诡异仙里的主角,为了活下去,不得不修炼自己最讨厌的法门,主打一个精神分裂。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比喻好像有点太玄幻了,但你仔细想想,现在这车圈,不比修仙小说魔幻吗?大家都在渡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大众这次的技术协同,什么CEA架构、PPE平台,听着很牛逼,其实就是一种“技术压缩毛巾”的逻辑。看着是一小块,扔到市场的汪洋大海里,就能迅速膨胀成覆盖各个价位的产品线。这是大众的祖传手艺,也是他们最后的依仗。但问题也在这里。

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里?不在实验室,不在发布会,在山东和河南的老头乐大军里。你那个L2++,算得过天,算得过地,你算得过一个不打转向灯、突然横穿马路、还自带“你撞我你全责”被动技能的大爷吗?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在这种混沌的、不讲武德的现实路况面前,所有的高科技都显得特别苍白。这才是真正的中国特色路况,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讲真,我一直觉得现在车里的屏幕比我脸还大,开车的时候总感觉有人在监视我上厕所。大众现在才开始强调AI交互,追赶是没错,可前面的玩家已经快跑到终点了。这就好比别人都开始用任意门了,你这儿还在研究怎么把马车升级成高铁。速度是快了,但维度不一样了。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所以大众这一波操作,与其说是转型攻坚战,不如说是一场声势浩大的“防御性进攻”。他把所有家当都亮出来,不是为了打败谁,而是为了告诉所有人:我还活着,我还能打,你们别把我当空气。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属于旧日支配者的、最后的倔强。

他面临的挑战是什么?是如何打破“电动化认知弱于新势力”的困境。这个问题,本质上不是技术问题,是心智问题。就像你一提到奔驰,就想到豪华;一提到特斯拉,就想到科技和马斯克。这种品牌心智,是花多少钱都砸不出来的。大众的电动车?很多人第一反应还是“油改电?”。这口黑锅,比车本身还重。这还让不让人活了?!

所以,大众的这七台车,这波肌肉秀,能成功吗?谁知道呢。也许这波操作,就像一场盛大的烟火,看起来五彩斑斓,太阳出来后,发现啥也没留下。但对于我们这些看客来说,这不重要。重要的是,看着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巨人,被逼到墙角,然后不得不学着自己最讨厌的样子去战斗,这个过程本身,就足够精彩了。毕竟,最好的戏码,永远是看神明流血。就问你怕不怕?

德国优等生也搞增程了,大众被中国车市逼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有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