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车圈聊什么耐久性,我听着就想笑。
这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一群正在修仙渡劫的哥们,天雷都快劈到脑门了,大家想的都是怎么赶紧结丹飞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结果你跑过去拉着一个正在运功的哥们说,诶,你这套衣服不太耐磨啊,飞升之后也要注意仪容仪表。
你看他会不会当场走火入魔,把你一起带走。
当下的国产电车市场,根本就不是一个讲究“耐久性”的和平年代。这不是存量竞争,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灭霸模式。今天你不把对手按在地上摩擦,明天你的发布会就得开成追悼会。大家都在玩儿命,都在掀桌子,都在喊“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时候你跟他聊车子开六年之后怎么样,他看你的眼神,就像看一个活体的三体人。
什么叫超速发展?超速发展的意思就是,不装了,摊牌了,我就是个半成品,但我长得帅,跑得快,还送你冰箱彩电大沙发。至于三年后这沙发会不会塌,电视会不会花屏,那都是后话。先活下来,先把订单拿到手,先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这才是唯一的真理。
很多人拿燃油车那套老黄历来说事,说什么零部件生命周期要六年起步。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环境变了啊朋友。以前的汽车,更像是一个机械产品,讲究一个金钟罩铁布衫,稳定压倒一切。现在的电车是什么?它首先是一个电子产品,一个装了四个轮子的大号手机。
你琢磨一下,你对自己手机的耐久性有什么期待?两年不卡,电池能撑一天,是不是就谢天谢地了?你会指望一台手机用六年吗?你不会。因为两年后,新的CPU,新的摄像头,新的操作系统,早就把你那台老古董碾压成渣了。
车企现在就是要把这个逻辑,硬生生塞给你。他们不务正业,天天琢磨的不是怎么让一个零件用得更久,而是怎么在下个季度OTA一个让你“哇塞”的功能。今天给你加个K歌模式,明天给你搞个宠物模式,后天直接在车机里集成了一套修图软件。就问你怕不怕?你这边开着车,那边副驾P着图,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直呼你们地球人太会玩儿了。
这种玩法之下,车上的很多玩意儿,压根就不是按零部件设计的,而是按“大型耗材”设计的。它的核心使命,不是陪你到地老天荒,而是在它被技术淘汰之前,别出大乱子就行。什么DFMEA、PFMEA,这些词儿听起来虎虎生风,但在“下周必须拿出方案,下个月必须量产”的军令状面前,就是一张废纸。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其实特别能理解这种操蛋的感觉。因为我真的开过某些新势力的早期产品。那感觉,就像是和一个正在青春期的叛逆少年谈恋爱。他今天能给你整出个浪漫惊喜,明天就能因为系统bug让你在高速上开不了空调。你找客服,客服比你还茫然,因为工程师团队正在攻关下一个“划时代”的功能,没空理你这旧时代的bug。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他们不是在造一台交通工具,他们是在攒一个不断迭代的科技玩具。
而这场迭代战争的终极战场,你以为是实验室?是赛道?错。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不在特斯拉,不在英伟达,而在山东老头乐。
你整那一堆激光雷达,一堆算力芯片,搞得跟雷电法王一样,有用吗?你拿到一个混乱的、不讲规则的真实场景里试试?一个老大爷骑着老头乐,走位飘忽,无视红绿灯,一个鬼探头直接怼你脸上。你那套AI算法,CPU当场就得干烧了。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才是真正的降维打击,是所有技术参数的终极梦魇。
同样,汽车耐久性的终极考验,也不是什么几十万公里的台架测试,而是你把这车扔给一个网约车司机,让他一天跑十六个小时,过减速带不减速,停车直接怼马路牙子。一年下来,你看这车还剩下几口气。什么底盘松散,内饰异响,电池衰减,所有的问题都会被这种极限工况给放大,放大,再放大。
现在的新势力敢这么干吗?他们不敢。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玩意儿就是个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下水就散。
所以你会看到一个特别魔幻的场景。一方面,车企在发布会上把技术吹得天花乱坠,什么一体化压铸,什么800V高压平台,什么城市NOA,感觉明天就能开着它去火星了。另一方面,用户在论坛里骂得狗血淋头,不是车门关不严,就是座椅生锈,再不然就是开着开着屏幕黑了,变成了移动的任意门,开到哪儿算哪儿。
你以为他们是下大棋?其实很多时候,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明年会用哪家供应商的“积木”。这是一种掀桌子的闪电战,先用配置和价格把传统车企打蒙,至于战损,那都是胜利之后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我最近在琢磨我们家那个扫地机器人,感觉它的逻辑有时候比一些车企还清楚,至少它知道自己撞墙了要回头。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品牌玄学。有些品牌,它就是有光环。你买奔驰,你买的是那个三叉星徽给你带来的社会认同,它哪怕漏油,那也是尊贵的烦恼。你买特斯拉,你买的是马斯克给你编织的硅谷梦,它哪怕割你韭菜,那也是为人类探索火星做贡献。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车耐用,而是维护这种信仰。
但大部分国产电车,还没到这个“信仰”的段位。大家买你,就是图个性价比,图个新鲜。你连最基本的“靠谱”都做不到,那用户跑得比谁都快。
讲真,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造车比作修仙可能有点侮辱修仙了。人家修仙好歹讲个因果循环,你这车开两年就异响,这是什么?渡劫失败现场?
所以,国产电车未来要怎么办?强化DFMEA的应用?提高供应链稳定性?这些都是正确的废话。就好像你劝一个赌徒说要稳健理财一样,他不是不懂,他是做不到。牌桌上的钱太诱人了,他收不了手。
这TM简直就是欺诈!
真正的破局点,可能很反直觉。不是做得更“慢”,而是疯得更“彻底”。要么,就像比亚迪一样,自己掌握全产业链,把成本和品控卷到极致,用规模压死一切,让别人没得玩。要么,就彻底拥抱快消品逻辑,直接推出官方换代升级服务,旧车加钱换新款,把“迭代”的成本明码标价,让用户心理有预期。
至于聊什么六年十年的耐久性,省省吧。在这个太阳都要一个趔趄的疯狂时代,能活过下一轮价格战,就是最大的“耐久”。其他的,都是扯淡。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