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这车刚出来的时候,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先说说那外观,确实有点东西,前脸那个设计,很能唬人,一眼就觉得高级。不开门你都不敢确定能不能开得起,气场撑得住,路上开着绝对不会掉份。跟理想L9摆一块,完全是两种气质,问界M9有种要去谈大生意的精英范,理想L9就像一头在家给你炖汤的暖男。两车怎么选,真得看你自己喜欢哪一挂。我个人有点偏爱问界M9这种“我比你更懂商务”的调调,别的车就不说了,单论这个气势,确实少见。
说到空间,问界M9那是真的大。中国人买车,有个共识就是“空间必须大”,现在流行“全家出游”,不是两口子就是带上父母孩子,人和行李都得装下。这车后备箱是真的够,丢几个行李箱根本不发愁,车里布局也很舒坦,这一点真的拿捏得准。可问题也不是没有,有时候内饰细节还是让人有点出戏。你摸一摸那些饰板,没啥大毛病,但总感觉有那么几处,对不起这价位。摸起来挺软,木纹也高级,但座椅调节的时候来点“吱嘎”,新车就这样,用起来总有点心理不爽。难道买五十万的车,还不能坐得静静的?厂家是不是也觉得“大家都不在意”?其实真的有人在意。
内饰做工呢,不是抠门,看得出人家想做好,不想被骂差,但“精致感”和豪车那种细腻,还是差了点意思。说到底,一分价钱一分货,想做豪车,又便宜了三分之一,哪能要求啥都做到最好。对消费者来说,有时候心里就膈应,是不是买了个四不像?但话说回来,大多数人也没那么刁钻,开出去面子到了,坐进去舒服了,其实也就够了。
聊聊车机系统,毕竟是华为的,大家都觉得肯定靠谱。鸿蒙系统每个人都想试试,语音助手动一动嘴就搞定导航、听歌。这玩意儿吧,绝对是加分项,但也不全是好评。有时候识别慢半拍,或者吵闹环境下,车机听不清,挺闹心。我想问一句,为啥现在车机越来越像手机?是不是以后还得不断升级、不断重启?要我是厂家,肯定得把这事儿死磕明白,毕竟谁也不想花大价钱,结果天天在车里跟语音“斗嘴”。系统再智能,偶尔卡壳就是真卡壳,谁开车都怕这个。
动力方面分两个版本,纯电和增程,这事儿真要看自己用车环境。纯电的加速挺猛,开起来真带劲,那一脚下去“推背感”直接到后背——这不是吹牛。可纯电续航就是个“玄学”,夏天一开空调,电嗖嗖往下掉。号称六百公里,实际跑五百都难,不管官方怎么说,现实永远是“缩水”的。增程则踏实多了,没电了接着烧油,别怕说不环保,谁跑长途不是为了省点心?但是增程版的动力爆发力可没纯电那么猛,你要想玩漂移还是别想了。现在选车,在乎动力不动力,其实大多数人看的是“省不省心”,而不是“能不能飙车”。
底盘调校我觉得没啥大毛病,过坑洼路面那种小颠簸处理的挺好。但毕竟是一大家伙,磅礴大物,想要买到豪车级的底盘,真是想多了。日常开完全够用,就是偶尔激烈点,转向有点软,也能理解。方向盘手感轻,不费劲,女司机都能驾驭。但话得说回来,这车尺寸是真大,城市里窄街挤车位,要是新手那真得提心吊胆,稍微不注意就剐了。谁家这么大的车开进老小区,保准楼下邻居都得抬头看看,开出去倍儿有存在感。
智能驾驶辅助,大家都吹牛,说什么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都特牛。不否认功能非常丰富,也挺实用,但有时候反应太“谨慎”,一般情况帮不上多少。市区开车,变道这事儿本来挺自然,它偏要思前想后犹豫三秒,你着急它慢性子,搞得有点无语。理想L9同类系统也差不多,甚至更需要升级。怎么说呢,大家别太依赖智能辅助,真要发生啥事,还是得靠自己。科技再智能,安全这个事儿不能完全交给机器,靠人自己才靠谱,万一机器犯糊涂,那谁负责?
问界M9静音水平就得分细说,满电那会儿是真的“静谧”,开车感觉和外界断绝联系。但增程器启动之后,噪音马上上线,尤其高速上面,那种“嗡嗡嗡”说没有也是假话。理想L9在声音控制上稍微好一点,但也是同类水平。中国车企现在都在研究“静音舱”——一关门世界都安静,目标是宝马奔驰那种质感,但现在看来还是有一定距离。车里舒服安静,谁不喜欢呢?可惜目前大多数车还没解决。
说到续航,这个真是中国新能源车最大痛点,你永远别指望能开得跟宣传一样远。*官方说的数字没一个准的*,纯电的续航缩水得飞快,冬天降个十几度,暖风一开,电量掉得吓人。增程版好歹多一层保险,但也会受天气和驾驶习惯影响。市区兜兜转转还行,真要高速长途,谁都得琢磨“下一个服务区还能不能充上”。也别赖厂家,大家技术都差不多,想跑远还得靠扎实的基础设施,这事儿全中国都在努力。
理想L9增程续航稍微能多撑一会儿,但那也是对比出来的优点。新能源车看续航,最好自己试车,别光听网上说得天花乱坠。我身边不少人,咬牙买了自己心仪的“高大上”,开了半年才发现,牛吹得太大,实际上用起来还真有不少小毛病。这个事儿吧,厂家包装得再好,用户感受才最真实。
问界M9到底怎么样?一句话说不清楚,我得先问你:你在乎的是啥?家用?面子?智能配置?动力?静音?续航?有舍有得,不能啥都追求完美。现在中国人买车,讲究是全能,但事实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你预算五十万,肯定希望买到一辆能彰显自己社会地位的车。这车空间高级、动力够用、智能领先、面子也有,但细节做工还没到顶级,动力和静音妥协点都得受点委屈。总不能指望50万买到100万的享受,说实话,摆在眼前的问界M9,已经很诚意了。
真建议你自己去试试,别光看视频、听朋友聊。试驾一圈,看空间能不能舒坦,让孩子、父母都坐进来感受一下。弄清楚车机能不能顺手用,座椅坐上是不是舒服,动力是不是你想要的那种“灵活”。智能驾驶试一试,也别全信,体验得真实点儿。如果你开起来觉得“心里踏实”,那这车值得考虑;要是还有点犹豫,就再多看看,别催着下单。
说到底,问界M9如今已经在国内算“头部”了,代表了中国高端智能车的努力,华为背书肯定也不差。但只要还没达到全方位“完美”,用户就会找到“槽点”。市场会逼着厂家继续卷下去,谁能把细节做到极致,谁才能成为最后赢家。买车这事儿,自己体验最重要,别光听风就是雨。大家都幻想一辆能满足所有需求的车,但说实话,今天这社会,有点折衷,才能走得远。不怕挑毛病,就怕自己不去试试。
你说到底问界M9是不是最好?按现在标准看,还没到“完美”那个地步,但绝对算“很能打”。买不买,看你自己。如果你非要纠结某个点,那就去试试呗,反正买车这事,不用着急。谁用谁知道,别让网络评论给自己“带节奏”,毕竟钱是自己掏的,车是自己开的,体验才最真实。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