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车迷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大洋彼岸那出汽车市场的“变脸戏”,保准让你大跌眼镜!
美国车市,六月还奄奄一息,七月就跟打了鸡血似的,原地满血复活,这转变,简直比好莱坞大片还刺激!
用车社这就当回福尔摩斯,给各位抽丝剥茧,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先亮明观点,七月美国轻型车销量那是蹭蹭上涨,有机构说增幅超7%,就算最保守的估计也承认涨了1.2%。
总而言之,颓势是止住了,还上演了一出漂亮的V字反弹。
汽车销售年化速率也跟着水涨船高,甚至有机构给出了逼近1700万辆的惊人预测!
究竟是什么风,把这潭死水给吹活了?归根结底,还是一个字——“利”。
美国针对电动车有一项税务优惠,说白了,就是购买电动车能享受一笔可观的补贴。
关键是,这优惠是有期限的,到十月一日就截止了!
这下,美国民众可不淡定了,几千美刀呢,谁也不是冤大头,能省则省是硬道理。
于是,为了赶上这班政策末班车,大批消费者涌入电动车市场,硬生生将整体车市向上拉动。
这情形,犹如咱们春节前夕的年货抢购潮,生怕手慢无,错过就后悔莫及。
现在,让我们把镜头对准各家车企,看看它们在这场“盛宴”中的表现,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丰田汽车,绝对是笑得最开心的那个。
七月销量较去年同期飙升近20%!
丰田品牌更是如有神助,涨幅超过21%,这速度,羡煞旁人!
RAV4、Corolla Cross、Grand Highlander等车型,个个都是销量担当,特别是RAV4,单月狂卖4万辆,这成绩,简直闪瞎双眼!
丰田能取得如此佳绩,一方面得益于其卓越的产品力,另一方面,其混合动力车型也备受欢迎。
七月,丰田和雷克萨斯旗下电动及混动车型总销量高达9万辆,同比增长近7%。
这说明,消费者对于节能环保的车型越来越青睐,丰田恰好顺应了这一趋势。
再看福特汽车,销量同样有所提升,增长近10%。
F系列皮卡依旧是“当家花旦”,贡献了超过7万辆的销量。
然而,耐人寻味的是,福特的混合动力车型销量涨势喜人,增幅达12%,而电动车销量反而出现小幅下滑。
难道美国消费者对福特的电动产品并不感冒?
现代-起亚也创下新高,七月销量增长超过13%。
现代的伊兰特HEV、圣达菲HEV,以及起亚的Soul、嘉年华等车型,都功不可没。
特别是现代的Ioniq 5,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销量直接翻倍!
由此可见,现代-起亚在电动车领域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本田汽车的表现则略显平淡,七月销量几乎原地踏步。
讴歌品牌甚至出现下滑,成为唯一销量负增长的品牌。
不过,本田的电动车销量有所增长,也算是一丝安慰。
斯巴鲁和马自达也摆脱了此前的低迷态势,销量均实现增长。
斯巴鲁的Crosstrek、Forester,马自达的CX-5、CX-50等车型,都有着不错的市场表现。
总的来说,七月美国汽车市场的复苏,主要得益于电动车的强劲拉动。
有机构预测,七月电动车在美国轻型车市场的销量占比将超过10%,较六月提升近两个百分点。
按此估算,七月美国轻型车市场电动车销量约为14万辆。
然而,盛景之下,暗流涌动。这波由电动车驱动的增长,究竟能维持多久?
众所周知,十月一日之后,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将正式终止。
没了这笔真金白银的诱惑,你觉得美国民众还会继续积极购买电动车吗?
用车社对此持谨慎态度。
八月和九月,或许还能勉强维持,但到了十月,恐怕就要“打回原形”了。
届时,电动车销量很可能再次走低,甚至出现负增长。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汽车市场还面临着进口关税上涨的风险。
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口车辆被征收更高关税,消费者的购车成本无疑将水涨船高。
相关数据显示,六月美国新车平均售价已创下历史第二高位!
再加上居高不下的车贷利率,无疑给消费者的购车决策增添了更多压力。
还有一个颇具讽刺意味的现象,三菱Mirage这款车型,因为售价过于亲民,成为美国市场上最后一款能够以低于两万美元购得的新车。
然而,这款车型已经宣告停产!
这意味着,未来想在美国买到如此廉价的新车,几乎成为不可能。
因此,看似繁荣的美国汽车市场,实则潜藏着诸多挑战。
电动车补贴政策的结束、进口关税的上调、以及持续走高的售价,都将对未来市场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用车社并非经济学家,只是与各位车迷朋友分享一些个人见解。
至于美国汽车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还需我们持续关注。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购车决策,终究要回归理性,立足自身需求。
切莫盲目追逐政策优惠,更要审慎评估自身经济状况。
毕竟,购车是一项重要的投资,务必三思而后行!
各位车友,你们认为美国电动车补贴政策的终结,会对美国汽车市场造成多大的冲击?
少了这笔补贴,美国消费者还会继续拥抱电动车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真知灼见!
正如《道德经》所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美国汽车市场的未来走向,或许就隐藏在这些细微之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