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

各位车友,用车社又来侃车啦!

今天咱要聊的,是摆在不少人面前的现实:死守着纯油车,会不会变成给自己挖坑?

先说个真事儿。

我一发小,魔都土著,好不容易摇中了车牌,那激动劲儿,比中了彩票还厉害。

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有驾

可他做的头一件事,不是庆祝,是把开了七年的老雅阁,放到二手市场去卖。

没几天,换了辆插电混动,银子少了二万多。

你猜怎么着?

单位里,没一个人说他亏,都凑上去问车型、问配置,就差组团去买了。

这可不是瞎凑热闹。

关键在于,政策的风向变了。

有内部消息说,有关部门可能要抬高新能源车牌照的门槛。

如果插电混动车型,电力续航里程不够格,恐怕就没法再享受免摇号的待遇了。

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有驾

那些想趁着旧规占便宜的,估计要抓瞎了。

听说现在不少4S店,退车的人都快把大门给堵了。

年后想换车的老铁们,心里门儿清,这年头,政策说变就变,谁也保不准明天会发生啥。

说到这儿,估计有人要问了:这插电混动,究竟有啥能耐?

它就像一匹身兼二职的骏马,既能跑长途,又能市内通勤。

既有传统的燃油引擎,负责远距离奔袭;又有能充电的大容量电池,专供市区代步。

我那哥们住北京五环里,晚上在家充电,花不了多少钱,就能跑七八十公里。

换作以前,加一箱油,得心疼好一阵子。

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有驾

现在好了,平时用电代步,周末想郊游,加满油,心里那叫一个安稳!

再说回普通混动。

依我看,这车略显鸡肋。

电池容量小,电动机大多时候只能辅助,真上了高速,还得靠燃油引擎。

油耗表现嘛,也优势不大。

同等级别车型,跑高速,普通混动可能要消耗5.9升/百公里,插混在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大概是5.5升/百公里。

但要是提前充好电,插混的综合油耗能降到2升以内!

这省下来的,都能加几箱油了。

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有驾

当然,也有些朋友会担心电池的折损问题。

换电池,确实是不小的费用。

但现在许多插混厂商,都提供电池终身质保,或至少八年质保。

相比之下,普通混动车型,由于燃油机与电动机协同运作,结构更为繁琐,听说更换部件的成本,可能比插混车型的高压控制系统还要贵。

绿牌的诱惑力,更是难以抵挡。

插混能直接申领绿牌,不限行,免购置税!

新能源补贴政策一更新,想抓住机会,就得眼疾手快!

普通混动呢?

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有驾

只能规规矩矩地加入摇号大军。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一张牌照就值好几万,车子还没开上,先背了笔贷款,心态直接崩盘。

这正如《史记·货殖列传》所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前不久,我自驾从上海到青岛,全程高速,插混用混动模式,电费加上油费,总共才花了三百多。

我一个开普通混动的朋友,跑相同的路,却花掉了四百多。

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电费稍贵,但利用休息时间充点电,也能略微减轻经济压力。

有些人犯愁,自家小区没法安装充电桩。

我特意做了些了解,只要车位产权归自己所有,物业阻挠的几率已经很低了。

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有驾

再者,现在很多地方都在进行电力设施改造,不少老旧小区也能安装充电桩了。

实在没条件,那就去单位蹭电,晚上的电价有优惠,比加油划算多了!

个人觉得,普通混动车型陷入了一种尴尬境地,市区内无法充分发挥电力优势,长途行驶油耗又偏高,两头都不讨好。

既无法享受免购置税的优惠,又无法实现显著的油耗降低,耳边不时传来的发动机轰鸣,时刻提醒着你,花着新能源车型的预算,享受着燃油车型的体验。

回想当年我的那台雅阁,开了这么些年,现在还能卖出个好价钱。

同期的纯电动车,残值恐怕已经大幅下降。

插混车型之所以保值,关键在于其较低的燃油消耗。

有人或许会担心,新能源车迭代速度太快,容易落伍。

卖掉油车、购入“插混车”后,才发现“纯油车”已沦为智商税!-有驾

然而,细算下来,节省下来的燃油费用,早已能抵消贬值的损失。

购车时,不应只关注价格,更要综合评估自身需求。

对于那些通勤距离不远,且具备充电条件的车友而言,插混车型就像一个随身携带的能量站,市区内用电,比喝一杯奶茶还划算;远途出行,也无需担心加油站排队。

普通混动,或许只适合那些无法充电,又想体验电动车静谧性的消费者。

但从实际花费来看,选择两头不靠的车型,反而会得不偿失。

有趣的是,现在有朋友开始琢磨起“光伏车棚”了。

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为车辆充电,这才是真正的环保出行!

正如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所向往的田园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归根结底,购车是一项需要全盘考虑的决策。

务必结合自身情况,周全衡量。

切莫等到政策变动,才追悔莫及!

各位老铁们,你们对插电式混动车型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见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