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菱这家日本老牌车企,很多人脑海里可能还停留在那个“坚韧耐用,省油省心”的印象,毕竟,早些年咱们国内不少品牌的发动机都用过它家的技术。
可你要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三菱还有没有啥好感,那真得打个问号了。
广汽三菱一宣布停产、裁员,门店冷冷清清,也算是给这个品牌在中国市场画了个句号。
其实细想下来,三菱在中国这几十年,真有点儿“自找的”,说是“落得一地鸡毛”,一点也不夸张。
先简单回顾一下。
三菱当年靠着发动机技术吃了不少红利。
国内一大批车企,像比亚迪、长城,早期都买过三菱的发动机,那个时候,自己搞不出来,只能掏钱买现成的。
三菱也不傻,钱到手,技术给你,至于你会不会学会、能不能超越,三菱根本不操这份心。
其实三菱的想法很简单,就像房东收租,只管你按时交钱,房子漏水、墙皮掉了,关我啥事?
这种“只做生意,不谈感情”的态度,确实帮了中国车企一把,但也把自己后路给堵死了。
你看中国人干事,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喜欢“边用边学”。
那些车企边用三菱发动机,边拆开研究,琢磨哪里可以改进,哪里能做得更好。
慢慢地,自己的技术就有了。
而三菱呢?
可能还觉得中国人离不开它,永远需要它的发动机。
事实证明,三菱还是太天真了。
你看现在的比亚迪,自己造发动机、做混动,还把DM-i技术发扬光大,热效率干到43%都不带喘气的。
长城也一样,平台化造车玩得比谁都溜,什么油车、混动、纯电都能用同一个底盘。
中国车企早就不是当年那个只会买买买的小学生了,已经开始出自己的“考题”,让别人来答了。
三菱如果那时候多点长远眼光,跟中国车企一起搞点深度合作,或者提前把更高端的技术拿过来,没准现在还能有一席之地。
可惜它一直高高在上,觉得自己是“老师”,中国车企永远是“学生”。
可实际上,中国市场早就变了,就怕你不学不进步,落后就要挨打。
到了后来,三菱也想通过合资来分点蛋糕。
可你看它推出的那些车,真是一言难尽。
2012年出的欧蓝德,内饰做工粗糙,车机卡得像老式PPT,售价还定得高高在上。
要知道,那时候的中国消费者已经变了,不再是“有辆车就行”的年代了,大家都要智能化配置,想要舒适、好玩、有面子。
三菱还自我感觉良好,觉得自己的品牌就值那个价,结果连4S店里销售都比顾客多,优惠十万都没人看一眼。
其实这背后反映的是,三菱对中国市场的理解还是“老皇历”。
它一直觉得“省油省心”就是王道,结果别人都已经搞智能网联、自动驾驶了,它还在拿着老技术说事。
你说现在的车是什么?
已经成了第二个智能终端,除了手机,最能体现一个人生活品质的就是汽车了。
你车机不智能,配置不丰富,消费者根本不买账。
三菱却还在自己那套“省油理论”里打转,完全没跟上时代。
这几年,咱们国产车的进步真是肉眼可见。
无论是技术还是服务,都把合资品牌甩在了后面。
你去比亚迪、长城的展厅里看看,车机语音助手能讲笑话,座椅通风按摩是标配,自动驾驶辅助一大堆。
再看看三菱,出个电车阿图柯,智能化水平还不如千元手机,消费者怎么可能买单?
这就像大家都用5G直播了,你还用小灵通发短信,怎么可能不被淘汰?
说到服务,也是一言难尽。
三菱的售后据说经常客服电话永远占线,维修等配件要三个月,这种体验谁还敢买?
国产车企现在服务做得越来越好,甚至很多路边修车摊都比三菱快。
你说这口碑能不崩吗?
再说说企业本身。
三菱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字——懒。
技术懒得升级,战略懒得创新,态度也懒得低头。
它把中国市场当成提款机,天天想着收钱,却忘了这个市场变化多快。
你不创新,不学习,最后连提款机都被移动支付淘汰了。
现在三菱的发动机厂都成了广汽埃安的智能工厂,全是机械臂和激光雷达,三菱连个影子都没有。
相比之下,丰田本田这些企业就懂得变通,丰田靠混动技术守住了份额,本田赶紧和索尼联合搞软件。
三菱却像活在平行时空里,永远觉得那点省油本事能吃一辈子。
其实中国市场真的很残酷,它给你机会,也随时可能把你淘汰。
你看这两年,新能源车席卷而来,很多合资品牌都开始跟着国产学,技术不行就合作,产品不行就降价。
三菱呢?
还在闭门造车,还在坚持自己的老路,结果被市场一脚踢开。
说到底,现在的中国消费者很精明,对车的要求也高。
大家要的不只是便宜、省油,还要智能化,要体验感,要服务到位。
你品牌要是没诚意,态度高高在上,立马就被市场淘汰。
三菱不懂这个道理,最终只能“停产、裁员,一地鸡毛”。
其实三菱的落败,给所有外企敲响了警钟。
中国市场不是谁都能随便收割的,你要进来,就得真心实意,愿意跟大家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你看那些还活得不错的外企,哪个不是拼了命研究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哪个不是天天想着怎么把自己的产品做得更好?
三菱却一直在“吃老本”,结果现在老本吃完了,连碗都不剩。
现在回头看三菱当年在中国的辉煌,确实有点唏嘘。
但更重要的是,咱们中国车企已经不再是那个只会追赶的角色,已经能独立创新、引领潮流。
你看比亚迪、长城、吉利这几个品牌,不光技术升级快,产品线也丰富,全球化步伐都在加速。
三菱这样的老牌外企,要是再用老思路,真只能永远被甩在后面。
总结一句,中国市场是最讲究“与狼共舞”的地方。
你来这里混,就得有学习的劲头,有创新的魄力,也得有谦虚的态度。
不然,就算你曾经再风光,也会被淘汰得连渣都不剩。
三菱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给所有想在中国做生意的人上了一课——再大的品牌,遇上不懂变通、不肯低头,最终也是“一地鸡毛”,连个名字都留不下来。
所以说,做生意可以精明,但绝不能傲慢,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变化最快的市场。
只会收租不肯修房,迟早要被赶出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