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靠着P7,又开始重新定义时代了

图片

文|乔伊


看何小鹏主讲的发布会,我通常担心的是,如何在一路平淡如水的演讲中,抓住内容的爆点。


这倒不是因为小鹏的产品缺乏爆点,而是太心如止水地讲,没有情感起伏地讲,容易把重要信息给听漏了。


但,这段话的核心是,有“重要的信息”。而在昨晚的全新P7的中国首秀上,何小鹏其实就给出了足够多的重要信息。


很多人认为,全新的小鹏P7只是一个普通的换代。比如我认为很好看的外形设计,其实还是会有人认为不如上一代。这毫无疑问是每一款车在更新换代时,都要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的其中一个,以及重要缩影。


但这个时代,其实造车的方向是被确定的。有人烦做技术的,但你不得不承认,如今就是汽车技术大爆发的时间节点。只有不断在技术与科技这条路上获得突破,才能定义未来的汽车形态,并获取自己的历史地位。就像当年的卡尔·本茨、亨利·福特,一样一样的。


图片


而何小鹏在全新小鹏P7上所做的,就是用自己的思维逻辑,重新在产品力与科技力上进行定义。这样的定义,不单单是决定了全新P7的形态,何小鹏更大的野心,在于定义未来智能汽车的形态。


领先算力与产品逻辑


P7对于小鹏来说,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产品线。理由很简单,最初小鹏从新势力的绞肉机中闯出点名堂时,核心产品就是P7。只是,当时丢在何小鹏身上的压力在于,P7既要负责科技领先,又要负责销量爆炸。


如今,小鹏几乎每个月都能稳定在3万以上的销量,小鹏mona体系已经成功接管了销量焦虑,给到何小鹏手里的牌,要比过去好得太多了。因此,全新的P7有了足够的施展空间,可以尽可能的把自己的产品给搞好了。


当然,一些主要的产品生态,在目前的态势下,各家厂商已经不会存在什么明显的差异了。因此,我们会看到全新的P7这款轿跑身上,几乎包括了目前纯电动汽车产品所能拿出来的一切优势技术。


图片


包括了最快零百 3.7 秒加速,百零制动距离 33.16 米,最高速度 230 km/h;包括了标配双腔空气悬架,支持 50 mm 高度调节;还包括了702 km,820 km,750 km的续航能力;以及全系 800 V SiC 平台,5C 电池,最快 10 分钟补能 525 km。


简单来说,从驾驶体验到续航焦虑、再到补能焦虑,何小鹏非常简单粗暴,没有任何花活,不搞任何周边配套的,给到了目前市面上,纯电产品,仅仅靠自身技术素质,更够给到的最顶的解决数据与方案。


所以,如果你非常看重这些参数指标,那么选全新的小鹏P7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图片


但如果仅仅是这些,我很难说小鹏要做的是定义时代。因为,这些都是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的东西。


我们知道,从这个时间段开始,中国的新造车品牌出现了一股开始自研芯片的热潮。其核心目标是解决车机与智能驾驶辅助所需的算力的问题。而在今年,小鹏与蔚来的芯片全都已经上车。


就目前来看,蔚来芯片的传播重点在于5nm,而小鹏就比较直接,直接给出了算力最强的这个参数指标。比如,目前已经出现在全新P7上的三颗图灵芯片,算力达到2250TOPS,目前看来,算是在中国市场上同类型,主打高算力智能车产品中,算力最能打的产品了。根据何小鹏在昨晚发布会上的说法,目前算力紧跟在全新P7后面的也是小鹏的产品。


很多人认为这是三块芯片叠加起来的算力追高问题,只要大家都叠,那一定能赶上。但是请不要忘记,英伟达前些年就被炒得声量很高的Orin X芯片,单片的算力也只有254TOPS,很多车企甚至在当年画的饼中,承诺要搭载4 Orin X芯片,以将算力堆过1000TOPS。


图片


所以我们现在再来看单片算力达到750TOPS的图灵芯片,其实对于何小鹏的定位,就已经非常清晰明确了。


更重要的是,何小鹏不是盲目堆算力的硬件怪兽,而是对智能化路径有清晰规划的掌舵者。因此,我们会看到小鹏同时推出了VLM和VLA两种模式。


VLA在小鹏内部的定位是更为安全的司机,而VLM的定位则是更聪明的管家,从字面上的意义来看,其实何小鹏已经将不同的智能化策略侧重规划的很清楚了,选择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其实在体验上会有不同。


芯片算力已经达到市场最高,但仍然非常精细地去规划智能化侧重方向。那么,我们只能说,何小鹏要做的智驾大模型,以及具身智能大模型将是非常复杂,且对算力应用要求极高的。


简单来说,水涨船高,算力越快,其实何小鹏的野心就越大。


所以,现在一个更清楚的问题来了,何小鹏能承担得起这样的野心吗?


对自己的清晰认知


与其说何小鹏能否衬得上自己的野心,我更爱说,其实何小鹏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比如,在发布会的最后,关于全新P7的预售价格,何小鹏就亲自给我们留了一个悬念。但我们知道,选择小鹏的人,其实更多时候,关心的是小鹏,是怎样的小鹏。


图片


从最开始所有人都在搞高端、搞豪华、要搞死BBA的时候,何小鹏就清晰的选择了科技智能这一条路线。粗浅来看,这好像是一个豪华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分支路线。但是目前看来,还在做的,还能够坚持自己目标,且将目标具体的,有步骤地落实清楚的,小鹏是其中最明确的代表品牌。


而从去年,何小鹏亲自到美国试驾了特斯拉的FSD之后,他的目标就很清楚,在智驾大模型领域,追上特斯拉,超越特斯拉。


因此,在昨天的发布会以及会后采访中,何小鹏都非常明确的点到了美国的友商。不是从设计、不是从配置、也不是从性能这些方面来点,而是真正从智驾、从算力、从芯片这些领域去点。这代表了何小鹏的初心没有变化,他一以贯之地想要在技术与科技层面,打赢特斯拉。


当然,这其中还是要包括如何来看待对于未来的规划。


面对近些年整个市场的全面变动,消费者需求的变动,何小鹏也会同样作出改变。与王凤英一起重新理顺自己的供应链体系,为的是有底气在昨天的采访上能够说出“我认为性价比是第一”这句话。


同时,为了消费者圈层能够从硬核科技方向,转到更广阔的圈层中去,何小鹏也会明确的告诉所有人“我们以前是科技第一,今年之后改为颜值第一,然后科技要领先”。简单来说,就是以前是中用,现在是又中看,又中用。


图片


我们知道这样的转变,对于一个科技直男来说,是非常巨大的。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审美转变,设计思路调整过程中,小鹏还非常明确的希望自己首先是做原创、其次是在设计美学之上融入一些哲学和一些思考。因此,全新P7的设计在我的朋友圈里,几乎形成了喜欢和不喜欢的,50:50的二分阵营。


而正因为有了这种非常独特的,却又不走捷径的设计理念,才恰恰凸显了小鹏在设计层面的独立思考。


但更重要的是,如果说最开始的小鹏P7整体产品研发过程是盲人摸象,那么如今小鹏已经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以及能做什么了。


领先的节点


何小鹏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面对提问者关于“小鹏核心优势”的提问时,给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结。


这四个方面分别是“技术”、“组织效率”、“商业化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很显然,这是小鹏诞生至今这些年中,获得的最大的财富。因为除了从最初时对技术的坚持之外,后面的这三项,显然是从这么多年来,在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中摸爬滚打的实践中摸索得来的。


而在从如今的全新P7开始的,全新出发节点上,已经形成的这四个重要的体系能力,将会真正雕刻出未来小鹏汽车的全新摸样。


何小鹏在发布会发言的最后一页上,只读了一句话,“那些先行于时代的人,将会定义这个时代”。但在收看时我听到他多说了两个字,一时没听清。


图片


后来,我将进度条拉回,重新仔细听了后听到了一个被何小鹏临时加在“定义”后的词——引领。


图片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