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

讲真,最近汽车圈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各种不务正业的巨头都想进来插一脚,就好像一个大型的修仙世界,谁都想来渡个劫,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这不,京东也下场了。

一个卖电器的,联合一个造电池的宁德时代,再拉上一个造车的广汽,说要搞个“国民好车”。

我第一眼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脑子里就一句话:坏了菜了,牌桌上又来了一个掀桌子的赌徒。而且这个赌徒,看起来好像还不太会打牌,但他带了炸弹。

这事儿的核心,你以为是造车吗?是是是,表面上是。但本质上,这是三家心态都快崩了的公司,决定不按套路出牌,准备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让谁都别想好好吃饭。

我们先看这个所谓的“国民好车”,定价6到10万,直接对标的是谁?五菱宏光MINIEV,比亚迪海鸥。但你仔细品品,京东他们的玩法,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

五菱那是把车造成了一个“合法的老头乐”,主打一个极致的便宜,除了能跑,啥都没有,突出一个“要啥自行车”。比亚迪海鸥呢,是在这个价位里,尽可能给你一台“正经车”的体验,用技术和规模优势硬刚。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但京东、宁德、广汽这个组合,像个什么?像个缝合出来的克苏鲁怪物。广汽出个车壳子,相当于提供了个肉身,保证这玩意儿至少是个车,能上牌,有安全底线,不像老头乐那样一碰就碎成二维码。

宁德时代呢,是把自己的心头肉“巧克力换电”塞了进去。这个操作,就非常之骚。换电这玩意儿,之前都是蔚来这种高端玩家在搞,因为成本巨高,跟建加油站似的。宁德把它下放到买菜车上,这是图啥?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图的不是卖车,是绑架。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你想想,一旦你买了这台车,你就被宁德的换电体系给锁死了。你的车和电池是分离的,电池成了月租服务。宁德时代一下就从一个卖电池的供应商,摇身一变成了“能源服务商”,一个收租子的“电房东”。这才是它真正的野心,它不想只赚一次性的钱,它想让你每个月都给它交保护费。这就叫,道诡异仙。只要你用了它的换电站,你就成了它的信徒,想跑都跑不掉。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这套路就问你怕不怕?只要它的换电站铺得够多,多到比你家楼下的便利店还密集,那充电桩就是个笑话。五分钟换电,比特么泡一碗泡面都快。我作为一个体验过半夜到处找充电桩的中年人,真的会动心。讲真,等待充电那半小时,我都能构思一篇万字长文来控诉这个反人类的设计了。

而京东,这个局里最“不务正业”的家伙,扮演的角色更绝。它不是造车,它是“定义”车,然后用它的流量来“审判”车。

传统车企卖车,流程又臭又长,4S店那帮销售,个个都跟人精一样,信息极度不透明。你去买车,跟上刑一样。但京东的逻辑是,把买车,变成买手机。

C2M,消费者反向定制。听着高大上,说白了就是让你在线上当个赛博装配工。今天选个骚粉色,明天加个行李架,后天再来个京东金融白条分期套餐。它把一辆车,拆解成了一个购物车里的不同SKU,让你自己组合。这种感觉,就像你在玩RPG游戏捏人,虽然最后捏出来的还是那个基础模型,但你就是觉得爽,觉得这车有你自己的“灵魂印记”。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哪是卖车,这是在搞互联网用户运营。用各种优惠券、早鸟权益、PLUS会员价,把你这个用户的数据榨干,让你参与进来,让你反馈,让你觉得你不是在买一个冰冷的工业品,而是在“养成”一个电子宠物。

所以你看,这三家凑在一起,就成了一个闭环的“闪电战”组合。广汽负责地面突击,用一个还算靠谱的车身冲进市场;宁德时代负责空中支援,用换电网络进行饱和式轰炸,摧毁用户的续航焦虑;京东则是总指挥部,用大数据和电商平台洞察一切,精准下达指令。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这个组合拳打出来,最难受的是谁?

是那些传统的经销商,那些“封地诸侯”。他们辛辛苦苦建店、囤车、养销售,结果京东直接开了个“任意门”,把用户从线上直接传送到了工厂,他们沦为了一个提供试驾和交车的“服务点”。利润模式从卖车差价,变成了赚点辛苦的服务费。心态能不崩吗?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京东造车,广汽宁德搭台,一出不为卖车的杀局-有驾

还有那些新势力,小鹏、蔚来、理想。他们引以为傲的直营体系,豪华的城市展厅,瞬间就显得有点“重”了。人家京东用电商的逻辑,低成本获客,直接下沉到你根本看不上的三四线市场。你花大价钱建一个展厅,人家可能一个“京东汽车节”的流量就顶你一个月。这叫降维打击。

写到这我突然觉得,把京东、宁德、广汽比作三体人有点欺负三体人了,人家好歹目标明确,就是要占领地球。这三位更像是临时组队的复仇者联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目标不是占领,而是把原有的神都给拉下神坛。

当然,这个局能不能成,还得打个问号。毕竟,换电站的建设速度是个无底洞,京东的C2M在汽车这种重工业产品上到底能玩多花,也是个未知数。这就像一个压缩毛巾,看着很小,但能不能在现实的冷水里完全泡发,展现出它宣传的那么大,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场实验,无论成败,都给整个车圈好好上了一课。它证明了未来的竞争,不再是发动机、底盘、沙发的单点竞争,而是“制造-能源-用户”这个铁三角的生态战争。

说白了,就是谁能把用户忽悠得更舒服,谁能把服务做得更无感,谁就是赢家。

所以,这款所谓的“国民好车”,成功了,是行业革命;失败了,也是一次伟大的行为艺术。反正对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来说,看巨头们不体面地打架,甚至发疯自爆,总比看他们一团和气地开发布会要有意思得多。

毕竟,最好的商业模式,就是让你的对手睡不着觉。从这个角度看,他们已经赢了。就问你气不气?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