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在微博公布最新战绩:4月交付量突破28,000辆,连续7个月站稳月销2万辆俱乐部。尽管这一数字略低于3月的29,000辆,但SU7系列自2024年3月28日上市以来的累计交付量已逼近10万辆大关,成为国内30万级纯电轿车市场的现象级产品。
作为对标特斯拉Model 3却拥有Model S尺寸的选手,SU7以精准的定价策略打开市场:
标准版:21.59万元起,CLTC续航700公里,零百加速5.28秒
Pro版:24.59万元,增加激光雷达和城市NOA功能
Max版:29.99万元,搭载双电机四驱,续航800公里
更令人瞩目的是SU7 Ultra性能版,这款售价52.99万元的旗舰拥有1,548匹马力,零百加速仅2.78秒,3月开启交付后迅速斩获高性能车爱好者青睐。
火爆销量背后暗藏隐忧。最新数据显示,新下订SU7的消费者需等待长达40周才能提车,较上市初期的30周进一步延长。这种"越卖越等"的怪圈,暴露出小米汽车常州工厂产能不足的硬伤。业内人士指出,若不能在三季度前将月产能提升至3.5万辆,小米可能错失金九银十的销售窗口期。
面对旺盛需求,小米正快马加鞭丰富产品线。定位中大型SUV的YU7将于6-7月发布,预计定价25-35万元,直接叫板Model Y。这款搭载800V高压平台、续航超800公里的新品,有望复制SU7的定价策略,在更主流的细分市场再下一城。
从手机跨界到汽车,小米用SU7证明其流量变现和产品定义能力。但汽车行业的马拉松才刚刚开始,当交付等待消磨完首批用户的热情,真正的考验将是持续创新和品控保障。眼下,雷军需要像当年打造小米手机供应链那样,在汽车制造领域再创一个"速度奇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