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走在路上,是不是有个特别明显的感觉?
就是挂着绿色牌照的新能源汽车,好像一夜之间就多得不得了。
以前可能还是稀罕物,现在简直快成了街上的主流。
你要是还有这种感觉,那可真不是错觉。
就在七月底八月初那个星期,全国的汽车销售市场出来一个让人有点吃惊的数据:新卖出去的车里头,新能源车的比例,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五十三!
这是什么意思呢?
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现在每卖出去两台新车,就有一台以上是新能源的。
这已经不是什么未来的趋势了,而是活生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实。
这个数字背后,其实是咱们中国自己的汽车品牌,上演了一场非常精彩的“大比武”,各家都拿出了看家本领,热闹得很。
咱们先看看那个稳坐头把交椅的,比亚迪。
这个品牌现在真是到了一个让人不得不服气的地步,一个星期就卖了六万四千多台。
这个数字可能听着有点抽象,咱们换个说法,相当于每一天,全国各地就有超过九千个家庭或者个人,开上了他们崭新的比亚迪汽车。
比亚迪能卖得这么好,靠的不是一款车,而是一整套“组合拳”。
它的主力部队,就是咱们平时听得最多的“王朝”系列和“海洋”系列,像秦、汉、唐、宋,还有海豚、海豹这些,价格从十万左右到三十万,覆盖了绝大多数普通家庭的购车预算,种类又多,选择又丰富,光是这部分就卖了超过六万台,牢牢地稳住了自己的基本盘。
但比亚e迪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光是大众市场厉害,往高端走也走得非常稳。
比如那个主打硬派越野的“方程豹”,一个星期卖了三千四百多台,说明很多人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买一台有个性的国产越野车。
还有定位更高的“腾势”,也卖了两千三百多台,在商务和高端家用市场站稳了脚跟。
最让人觉得了不起的是那个售价上百万的“仰望”,一个星期也能稳定地卖出六十台,这已经不是简单地卖车了,更像是在向全世界展示咱们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实力。
所以你看,比亚迪就像一个集团军,从普通士兵到特种部队再到尖端武器,一应俱全。
当然,市场上不可能只有一个赢家。
吉利汽车的表现也相当抢眼,一个星期卖了将近五万台车,紧紧地跟在比亚迪后面。
吉利走的路线和比亚迪又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个庞大的“舰队”,旗下有各种各样的子品牌,每个品牌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
比如“极氪”,专门搞技术创新和年轻化设计,吸引那些追求科技感的年轻人;还有“领克”,设计新潮,主打运动风格;“银河”系列则主攻智能家用车市场。
吉利就是通过这样多品牌、多路出击的方式,在不同的细分市场里都布下了自己的棋子,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虽然它比上个星期只增长了百分之二点四,但考虑到它这么大的体量,每一点增长都意味着从激烈的竞争中又抢到了一块蛋糕。
看完了这两个“巨无霸”,咱们再来看看那些新势力品牌,这边的故事才叫一个精彩,简直是“神仙打架”。
这里面最引人注目的,绝对是华为参与的“鸿蒙智行”大家族。
华为虽然自己不直接生产汽车,但它给汽车装上了聪明的“大脑”和流畅的“灵魂”,这套打法现在看来非常成功。
里面的“问界”品牌,新出的M8车型一个星期就卖了五千三百多台,成了整个家族里最火的车型,这说明大家对于华为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技术是非常认可和信赖的。
毕竟,很多人用着华为的手机,对它的技术有天然的好感。
而更贵的问界M9纯电版,也卖了两千三百多台,证明在高端市场,华为的技术同样有号召力。
更厉害的是,这个“鸿蒙家族”还在不断添丁进口,像“享界”、“智界”这些新品牌的新车型也开始卖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华为系”汽车联盟。
再来看看最早出名的“蔚小理”三兄弟,现在它们各自走的路子是越来越不一样了。
理想汽车还是那个最懂中国家庭的品牌,新出的理想L6,价格更亲民一些,一个星期就卖了两千二百多台,说明它又找到了一个新的增长点。
不过,它之前的主力车型L7、L8、L9的销量稍微有点回落,这可能是因为新车分走了一部分客户,也可能是这个价位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了。
而之前备受争议的纯电大车MEGA,现在一个星期也能卖出八百台,对于这个价位的纯电车来说,成绩相当不错了,说明市场正在慢慢接受它。
蔚来汽车则上演了一出“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戏。
它的主品牌“蔚来”卖了三千四百多台,在高端市场保持着不错的身段。
但最大的惊喜来自它的新儿子“乐道”,第一款车才刚出来,一个星期就卖了三千七百多台,竟然比主品牌卖得还多!
这步棋走得实在是高明,一下子就杀进了竞争最激烈的二十多万的主流市场。
而且它还有一个更亲民的“萤火虫”品牌也开始卖车了,蔚来这是要形成一个从高端到主流再到小微型车的全覆盖产品线,野心非常大。
小鹏汽车呢,就像班里那个有点偏科的“技术宅”,现在也开始努力变得更全面了。
它新推出的MONA系列第一款车M03,一个星期就卖了三千三百多台,一下子就成了全品牌的销量支柱。
这说明小鹏在坚持技术研发的同时,也终于学会了怎么造出一台大多数人都喜欢、都买得起的“爆款”车。
最后,还有两个“跨界选手”的表现也让人眼前一亮。
一个是小米汽车,雷军造的SU7热度一直没降下来,一个星期还能卖五千二百多台,可见“米粉”的力量有多强大。
更有意思的是,数据里还冒出来一个叫“YU7”的小米车型,卖了两千三百多台,很多人猜测这可能就是小米传闻中的SUV,如果是真的,那小米的后劲儿可就更足了。
另一个是特斯拉,作为唯一的外国品牌代表,它的Model Y依然很能打,一个星期卖了将近九千台,证明了它的产品力。
但是,它的另一款车Model 3的销量就比较一般了。
面对这么多中国品牌的围攻,就算是特斯拉,现在也感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场新能源汽车的大战,真的是越来越有看头了。
全部评论 (0)